注册 登录
考研论坛 返回首页

木木好孩子的个人空间 http://home.kaoyan.com/?227750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所谓经验,所谓生活——北大的诱惑

热度 3已有 2099 次阅读2010-5-9 18:32 |

我有个好为人师的毛病,喜欢看各种介绍经验的文字。其实这篇文章是在考研刚开始的时候就在酝酿了,每天在复习的过程中我都会想,到时候我该怎么给别人讲经验呢?把自己哄得不亦乐乎,也算是枯燥的考研生活中的绿色添加剂吧。现在拟录取名单公布老长时间了,一直拖着也不是办法,草就此篇,算不上经验,只是自己的一些流水账似的经历,与大家共勉,希望各位不要见笑。我所絮叨的内容我只能保证真实性,科学性我无法预料,有些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有些东西或许只是我臆想的。考上,终究有偶然性在里面。

我不知道该怎么开始说,如果说从萌发考研的想法开始的话,高考填报完志愿就有了。由于各种原因(这个不好细说,我居然还是我们班的第一名),我来到了某省属高校,这个我从来没有关注过,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来到这里的高校接纳了我。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把所有的学校志愿都填满了,专业志愿只填了一个且不服从调剂。当时并非多么热爱历史,直到现在,我还是比较偏好中文的(虽然本人文采平平,大家将就将就),只是考虑到就业(后来再看,简直是无稽之谈,历史的就业比中文好?),于是选择了历史。小时候也算看了些书,大多是文史方面的,因此,对于历史也算是有个一知半解。

或许每个中国的孩子心中都会有一个北大情结,我也不例外。家中数代读书,勉强也算耕读传家。二爷爷是北大哲学系1945级的,偶尔也会给我提起系主任汤用彤、校长“胡先生”等光辉事迹,身边活生生的例子更是刺激着我、鼓舞着我。从小时候起,我就把北京大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小学、初中、高中,我一直在努力着拿第一,心中的情结愈加浓重。高考对我是个打击,让梦想在一瞬间变得遥远、迷离。

其实上大学后,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人的斗志在逐渐消退。身边不少高中时成绩很好的同学,虽然整日的抱怨,但时光把人的棱角都磨碎了。我也是每天稀里糊涂的过活,凭着自己的爱好看书、打球、闲聊,后来在豆瓣计算了一下,20多年来杂七杂八看的书总共不到300本,惭愧惭愧。本来以为自己很牛懂得很多,给牛人们交流之后才发现自己是井底之蛙。我看书的一个习惯就是杂,虽然集中在历史领域,但基本没有深入某个专题特意的去阅读,这直接导致了后来学年论文选题时的痛苦。没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朝代,后来索性把在高中时在中青报上读过的袁伟时老师的一篇论述二次革命的文章作为选题,费了好大劲才写成论文。复试的时候劣势也是很明显的,对于专业知识方面的回答自我感觉不好,很多东西一知半解,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上。各位后来者引以为戒。

废话了这么多,还是集中地说说考研。在大三上学期的时候,家里出事了(我不想说,你也不要问),下半年还要教育实习,占用了很多时间。不过对我而言,我比较看重平日的积累和努力。教育实习回来之后,大概是五月底了,我开始去听师兄师姐们的经验介绍。我们专业的师兄师姐去年考研考的很不错,据说初试通过的只有一个复试被刷的。那时候才知道了“序列一、序列二”,知道了历史研究生要考三门。

选择报考的学校颇为犹豫,北大当然是我最想去的地方,可内心里始终有种莫名的恐惧,怕考不上,怕未来没有着落。幸好历史通考,就先复习着再说。

在考研扫盲之后,我开始看教材,不时的去图书馆看看闲书。学校所在的大学城四周都是山,夏天很热,美女们花枝招展的来来回回,我还有些坐不住,主要是热的。慢悠悠的一直到了暑假,家里要我回去复习,顺便帮忙干活。因此,暑假我没有留校,回了家。

刚开始的时候,我在离家很远的一个阅览室看书,里面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爷爷和10岁以下的小弟弟。我蹬着破旧的自行车冒着大雨或者大暑去那里,阅览室光线还不好,最重要的是,这里早晨八点半开门下午五点关门,于是我决定换地方。后来去了离家很近的大学,也是一所师范类高校,学习气氛很好,自习室里慢慢的都是准备考研的,我还经常找不到座位,但我已很知足。这样的生活也持续不了多久,经常接到同学聚聚、打球的电话,自己也有时候偷懒,在家玩玩电脑。后来去了趟北京,在北京尽兴的玩了十天,当然,去了北大,看到了那个圣地。北大里挤满了游客,尤其是未名湖畔,大多是家长带着孩子来参观,挨个的在石碑前留影,然后抚摸着孩子的头,深情的说,好好学习,将来考北大。我看着觉得很好笑,接着一阵心酸。

从北京回来后,心有些散,但还是要坚持。忙着写学年论文,之前也做了些阅读上的准备,用了10天的时间把论文写完。一直和留校的舍友联系,互相说着复习的进度。我的有些慢,心里还是有些着急。

转眼开学了,很多同学已经在课少的教室占好了座位,做长期抗战的准备。我没有在意,习惯在本班自习室里看书。等到09级的来了,自习室里几乎每天每时有课,我被赶得到处奔波,四处游击。后来实在忍受不了了,听政法学院的同学说,他们专业在某区申请了一个专用自习室,于是我杀奔而去,去了之后才明白,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在考研。自习室里满满的,当然,只是占座,有些座位,基本没怎么坐过人。我只好从别的教室搬来桌子椅子,顺便拉来了舍友无量山一起自习。无量山于是就和我并肩战斗到初试,我们每天一起吃饭、一起自习、一起睡觉……在此,感谢政法学院的范新燕同学,一介弱女子,帮我抬桌子。

座位安定了,心也暂时的安顿下来。制定了复习计划,每天重复着同样的生活。早晨6点半起床,七点多点到自习室看书,中午11点40吃饭,回宿舍午休(虽然我从小没有午休的习惯,但还是在床上躺躺,歇歇大脑),下午1点半起床,2点到自习室看书,5点多点去吃饭,饭毕立即回来看书,晚上9点半回去,看会闲书、电子书,睡觉。这样的日子是单调的,其间虽然有和无量山偷懒去上网、登山、改善生活,但总体上还是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一切都被计划好了,今天知道明天做什么,早晨知道晚上做什么。考研后期阶段,我每次一拐弯走向自习室就一阵子痛苦,这种痛苦只有体会过的人才知道。为了弥补这种痛苦,我和无量山经常去超市转悠,桔子、香蕉、牛奶等各种零食经常不断,考完研之后称体重,我足足胖了10斤。

这种日子过的很慢,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每周和同学去踢踢球,后来天气冷了时间紧了就没再去。后来起了风,后来下了雪,我就这样一天天的看着季节的转换,等待着那个日子的来临。我不知道别的战友们的心理状态,我是整天盼望着出点事情的,盼望着辅导员找我有事,盼望着自己大病一场,盼望着书本都被偷走……结果,梦想成真了。我被选中省级优秀毕业生,需要交材料。我借的宿舍同学的电脑,晚自习后在屏幕前敲了两个多小时的字,宿舍里的同学都睡了,外面的夜漆黑漆黑的,一种莫名的凄凉涌上心头。等我想给辅导员发过去的时候,一不小心,没保存的文档被我关了!那一刻,我想冲出窗口,从四楼的阳台纵身跃下。我呆呆地看着屏幕,天蓝色的背景下,干干净净的。我来不及悲痛,再一次新建、打字……已是两点钟了,我甚至来不及去看外面的黑夜,倒头而睡。第二天,还是6点多起床。甲流肆虐的时候,我生了一场病,发烧烧到39度。我就在宿舍宅着,在校医院拿了药。我说,不是甲流吧。医生回到,我也说不准。我冷汗直流。我倒不怕,就这样拖着,就当做休息了。可舍友们怕了,万一……于是我去外面的医院里看病,打了吊瓶,将近200大洋就这样烟消云散了。或许肉疼战胜了头疼,病情很快就好了。再说丢书吧,我还好,没有丢,班里一个女生据说丢了许多资料,放在教室里,第二天就不见了踪影。在此提醒各位学弟学妹们,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也不是故意把人想的多么坏,只是关键时候心态的平和才是最重要的,注意点总是不错的。
这都是插曲,希望你不要像我一样生病、大意,不要丢失任何资料。
最后的时刻总会到来的,今年的考试时间提前了,但我最初也只把复习计划定到09年12月。1月是调整心态整理思路的时期。出考场安排那两天,人心惶惶,我也有些紧张,由于学校在郊区,考点都在市区,大家都抓紧时间订房。我也怕订不到宾馆,心情有些散乱。在此感谢梁萧117,帮我一起定了房间,省去了我很大的麻烦。

其实到了最后阶段,知识的掌握并不重要了,这也是老师们经常会对我们说的话。心态的调整才是这段时间的重心,因为不管你复习的多么充分,总会发现还有些东西自己不会,甚至有那么一种错觉,什么东西都记不起来了。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放心好了,这是正常的考前焦虑症,不比过于在意。

说说我考试那两天的安排。10号考试,我和梁萧9号中午就到了。安顿下,我们扯了会淡,就各自回房间。我打开电视,许久许久没有看过了,我看了起来……结果一看表,5点了,于是和梁萧一起去看考场、吃饭,考点也是我考国家公务员的地方(想考国家公务员的童鞋可以去公务员板块看),我惊诧的发现了山大一个朋友的名字,和我就隔着一个人,此君水平甚高尤善思辨,没想到也和我报考的一个学校一个方向。不过只是低落一下而已,很快就没再想。吃饭的时候,遇到了许多考北京地区的同学,都在一个考点,不知谁说了很多人报好学校都是**这类的话,我轻声说,不是**,是牛逼!告诉自己,要加油。

回到住处,看了会书,实在无聊,就打开电视看,大概看到11点,又大致翻了翻书,就睡觉了。济南的冬天很冷,房间里有一个电暖气,我开了两天多,最后连手都不烫。床有些短,我183的个子实在觉得憋屈,于是斜着身子睡觉。第二天四点多就醒了,不是紧张,是外面有声音,叫喊的声音。嘿嘿,插个广告啊,如果你心理承受能力不好的话,最好找个大型宾馆比如七天如家之类的,隔音效果好。叫喊了大概10多分钟吧,我迷糊了一会,忽然,一个女声好了一句:还让不让人睡啊!叫声戛然而止,我于是起床洗刷(不知道梁萧同学是怎么挺过来这最漫长的10分钟的)。

上午考政治,今年的题目大家想必都看了吧,比去年简单多了。上考场之前我在房间里重点看了几个掌握的不熟练的题目,没想到在考场上就遇到一个原题。下了考场,很多同学都笑容满面,说今年复习和不复习一个样啊,都考的不赖。

中午吃了饭,住处离考场不远,回去躺了会,我没睡着。我从小就没有午睡的习惯,躺躺对我来说就很充足了。

下午考英语,进考场前我还看了看自己总结的作文模板,没想到拿到试题就傻眼了,模板基本用不到。于是从完型开始慢慢做,我习惯按试卷的顺序来,不过之前很多前辈说先做阅读理解,我试过几次,对我来说效果不好,这个还是看自己。我做题速度很快的,没想到这次直到最后一刻,我才勉强做完。出来考场后,很多同学都愁容满面,说今年复习和不复习一个样啊,都考的很差。梁萧说他前40分钟忽然懵了,什么都看不进去,明天不想考了。我说180元报名费啊。梁萧坚持了下来,最后还是他那个专业的第一。

吃过晚饭,我们走着回去,路上遇见几个同学,都说考的不好。我安慰她们说没事,其实自己心虚的要命。路上买了一提香蕉,准备回去慢慢吃。回到房间,我们各自心情沉重的看书,我一边看,一边吃,结果书没看几页,香蕉吃完了。在此提醒各位学弟学妹们,如果你没有我可以消化一切的胃,考试期间不要乱吃东西,尤其是香蕉这种容易拉肚子的东西。大概9点多的时候,我又坐不住了,想找梁萧聊天,听听那边没动静,想必在看书。自己只好看电视了,看了喜羊羊还有猫鼠狗,心情放松了许多。本来想早点休息,明日早起抱佛脚,结果《杨澜访谈录》采访黄渤。黄渤是我比较喜欢的演员,就这样津津有味的看着。中间不时的插广告,不知道论坛里是否有和我一起看黄渤的童鞋。看完之后,12点半了,后悔不已,别杯具了。赶紧睡觉,可刚看完电视,心情还是比较兴奋的,刚才的对话在我脑子里一遍遍的过。不知道几点,我才迷迷糊糊的睡着。

照例是五点多起,坐在房间里看书。外面忽又叫喊了一声,结果立即止住了。呵呵,小鸳鸯产生心理恐惧症了。专业课其实是我最自信满满的一门,当然,只是考前。等看到试卷,我又傻眼了,当时一个念头闪过,再来一年。硬着头皮做着,很多题目根本一点感觉都没有,虽然被我猜中一道题——耶稣会,但是大部分题目都做的很不爽。下考场之后,垂头丧气的。大意啊,即使英语受限被卡我不会觉得有什么,可专业课出问题的话我可冤大了。看着周围同学不一的反应,我差点掉下泪来。回去的车上,我看着外面川流不息的人群,心中一阵莫名的孤独。就这样结束了,大家各怀心事,走自己的路,找寻自己的未来。

接下来几天,我一时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了。早已习惯了每天安排好的生活,忙忙碌碌的做事,一时有了很多时间,我迷茫了。和同学一起去踢球,天气很冷,冻得腿疼。那天是公务员公布成绩的日子,回来后,很多人查了成绩,让我也查查。结果我公考竟然过线了。心情好了许多,至少有了盼头。

假期里过的很是忙碌,每天都在忙家里的事情,借的很多书都没有看。后来时间多了,就整日在论坛里转悠,还去公考论坛注册了账号,下载了很多资料,但一样没看。快到过年的时候,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考试出成绩了,我过了。年底的时候去面试,临时借了西装、皮鞋、领带,在寒风中站了三个多小时,只5分钟就出来了。年后,不断有同学发短信说成绩,今年的题目很难,但大家考得都不错,我也期盼着。或许我有些颓废,考研的同学问我准备复试怎样,我说我准备公务员,考公的同学问我准备复试怎样,我说准备研究生。这样的日子过了许久许久,每天挂在网上,去论坛里下载公务员面试资料,但几乎没有看过。研究生复试更是无从谈起,成绩没出,我也没心情准备。

2月底的时候,公务员的单位给我打电话了,告诉我面试的时间和地点。我一下子意识到,该好好准备了,于是我开始把下载的资料整理、分类,用了五六天的时间看往年的培训班视频和文字,浏览牛人们的面试经验。3月1号,我踏上了北京的列车。公务员的事情在此不多说了,大家也不爱听。记得面试前一天出的研究生成绩,我在住处上网,师兄告诉我出成绩了,让我赶快查查。我在心底拜了拜春哥,打开了研究生考试网。第四名,我终于松了一口气。虽然成绩差强人意的,但进复试应该不成问题。给北大的师姐联系了一下,师姐说北大复试很早,大概再过十多天就要开始了。心中暗自后悔,怎么没有提前准备准备。

公务员面试后,我回了家,在家里待了几天,就回到学校,先是考了选调生(这个报的早,交了报名费了),然后安心准备复试。等自己着手开始准备的时候,傻了眼。书评哪里找?北大笔试会考什么范围?听力许久没听过了,怎么办?面试会问怎样的问题?……师姐是世界史方向,也爱莫能助。我联系了近代史方向的师兄,结果给我说的笔试范围两人不一样。我彻底晕了。索性不去理会笔试,去图书馆里查阅近几年的研究综述,也在论坛里、东厂群里询问打探,复试之后才知道,这些都是白费力,关键看平日里的积累。个人陈述颇费了一番脑筋,给师姐发过去,师姐说写的很好,让我稍稍宽了心。学术代表作更是费脑筋,索性把学年论文寄过去了,梁萧还弄了封面、摘要、关键词,我让一个师妹帮我改了几个错别字就没再管。这里提醒各友人注意,最好对学年论文自习修改一下,面试的时候老师可能会提问,当时我基本把论文的详细内容给忘却了,那个后悔啊。

来京复试没买到坐票,只好站了一夜,竟神奇的遇到了专业第二名,虽然最后这位老兄没被录取,但在火车上还看专业书籍的精神颇让我敬佩。第一天笔试,先是英语听力,据说考95年之前的老托福,我压根没准备,只从网上下载了一段新概念找感觉。结果还是没听懂,稀里糊涂的选了答案。接着考中国近现代史,直到发下试卷来我才知道考试范围,汗!做的也是迷迷糊糊的,印象最深的是那道现代史的题目,就现代史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写出相关专著并评述之。老天啊,我基本没看过现代史领域的书籍,近代史领域看书也很杂,根本没有对某个专题进行过深入阅读。只好耍了点小聪明,把五四运动作为现代史领域的事件对待,可五四运动我也没怎么看过几本书,只能把通史性的著作拉来凑数,书评更是跟便秘似的使劲挤出来的。看着别人奋笔疾书,我暗自惭愧。下午考世界近现代史,题型和考研的类似,这下找到了感觉,答得还不错,至少自我感觉良好。不过据说北大不怎么看笔试,我感觉也是,我笔试答得确实很一般,当然,只是感觉。

面试时的服装我破费了一番脑筋,我平时运动装穿习惯了,听师兄说,穿“比较正式”的衣服就可以,但我除了非常不正式的就只有西装了。只好穿了西装,结果发现所有人包括美国友人也只有我穿西装。为了表示不是非常正式,我没有打领带。面试各方向分开,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三个方向分别进行,专门史归入中国近现代史面试。梁萧先我进去,出来后连呼紧张,弄得我去了好几次厕所。之前师姐说肯定会有自我介绍的,我大体写了写,但进去后就完全忘干净了。只记得周围全是人,还是和蔼可亲的老爷爷。我一进去,一个老师说,终于来了个帅小伙了。心中一阵欣喜。忐忑不安的坐定,大家围坐在一张会议桌旁,靠的很近。身边一个老师说,你先介绍一下自己吧。我开口说了话,心情就淡定了许多,开始扯淡。说的不着边际,废话很多,老师打断了我。具体问了什么确实记不得了,大多是专业的东西,但很浅。有老师问我选择民国史的原因,看了什么书籍,我说首先受现在民国热的影响之类,结果没第二就被打断了,民国史的书籍我看的也不是太多,而且主要是大一大二看的书,现在大部分都忘了。胡乱的说着,老师似乎不太满意,后来我提到了“剑桥……”,老师眼前一亮,说“剑桥中华民国史!”我很惭愧的说“恩,这个,我没看过,我看了《剑桥晚清史》”老师再次郁闷。我还说了些罗志田老师的书,后来说了欧阳哲生老师的书,有老师让我比较两人的治学特点,晕啊!老师还重点问了论文的事,北大比较看重论文对于原始资料的引用。学术实践我写了跟随鲁西细菌战调查团赴河北威县进行的田野调查,老师也比较感兴趣,问了我一些问题。最后老师基本问完了,我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说我还看过张玉法老师的书云云。整个面试过程不断被老师打断我的谈话,不知道是老师理解了我的意思还是不喜欢我说这些东西,现在看来,或许是前者。后来,估计老师怕了,赶紧说面试完了,你出去吧。我出去一看时间,才十二三分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提前看各位老师的照片,很多牛人老师我都没认出来啊!

面试结束之后,我心情放松了许多,去西单图书大厦买了几本书,就回家了。后来家里发生了很多事情,后来同学给我发信息说我被录取了。

现在想想,跟做梦似的。我确实没有什么特别的经验,跟大家絮絮叨叨的说这些,也是告诉大家,我不是所谓牛人,甚至考研的时候我也是比平日里多看几个小时的书而已。只是平日里喜欢看书,一直有个比较好的学习习惯。或者说我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并愿意为梦想去奋斗、努力。如果说我比别人有什么长处的话,我觉得是心态,虽然我也会紧张会焦虑,但我一直是一个热爱生活态度积极的人,当初报考历史专业,我就没指着靠这就业,我很少去想考不上怎么办、没着落怎么办这类的问题。我想去北大,非常想去,我努力,去做我能做到的,即使让我再来一次我还是会偶尔偷懒走神,还是会阶段性的迷茫彷徨,不管结果怎样,我不会后悔。我为我的梦想努力了,我考上了,很幸运,考不上,是我水平不够。我还是我,真实的、有些小虚荣心的我。

现在看看刚开始准备考研时候的心情,心中特别有感触。

贴上考研之前在论坛里发的一个帖子《2010,未名湖是个海洋》
      暑假只是刚刚开始,我却一反往日的懈怠,每天按时作息,去市立图书馆看书。图书馆是70年代的老建筑,蚊子很多,我明白,这时候,顾不了这么多了。
      有点写小说的感觉,但现实毕竟是现实,不会发生小说里的许多峰回路转,也不会有某个武林前辈为我打通任督二脉将毕生功力传授于我,若想横行江湖,须靠自身修行。许三多砸钢钎,第一次砸到班长的手上,班副的训斥,班长的鼓励,这只是外在的东西,没有平日里的刻苦练习就不会有成功的结果。许三多还是砸到了班长的手上。
      我就像此时的许三多,虽然我多了一个梦想,但如果不去努力,梦想永远都只能是梦想。
      北大是我从小的梦想,或许有人会表情复杂的笑,有人在心里点点头。毕竟,这个梦想有点高,似乎抓不住。高考的失利让我只能来到省城,来到这个不温不火的学校。我并不多么讨厌自己的母校,一个不热爱自己母校的人更不会去爱别的学校。从上大学的第一天,我就告诉自己,我愿意忍受别人的冷眼,愿意一个人俣俣独行,愿意在别人趴被窝的时候上自习,但我不愿意一辈子这样蝇营狗苟,从此就这么沉沦下去。只要为了梦想,值。
      人的斗志很容易被消磨,特别是丰富多彩诱惑遍地的大学生活,一度迷茫,一度彷徨,其实心中始终有梦想相伴,才不觉得那么孤独。我觉得这辈子我做的最正确最不后悔的事就是选择了历史专业,虽然后面还加上教育俩字。这让我慢慢的觉醒,慢慢的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让自己一天天成熟,看到了昨天的幼稚,让我有了一个做一个知识分子的理想。阅读,思考,知行合一,每当我捧着厚厚的一摞书从图书馆走出,从空荡的自习室走出时,尘世的喧嚣扑面而来,我从来没有这样不适应过,但我还是觉得无比充实,无比幸福。有时候也会胡思乱想,假如有一天我被冤枉投入了监狱,我就带一本《史记》,在监狱里慢慢的品读,慢慢的咀嚼。
      其实当初报考历史专业的时候也很偶然,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填报志愿,也不知道哪个学校好。父母说按你的兴趣来,我说我从小喜欢看历史课本看历史书籍,就填历史吧。历史老师是我现在所在的大学毕业的,她说你别报历史,学历史找不到工作。我还是报了历史,虽然那时候并不是对于历史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所有的志愿都选择了历史专业,专业不服从调剂。我还跟同学开玩笑说,我不能服从调剂,万一把我调到外语系去,我还不愿意去来。到了大学才知道,我们班还好点,隔壁班50名同学只有两名是自愿报考的(包括二志愿),其余全是调剂。
      三年的大学生活过的很快,快的只觉得时间压缩了似的,我还没读几本书,没写多少东西,我就面临毕业的窘境了。我选择了考研,这是刚进大学就想的事情。不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而是为了当初的梦想。看着自己三年来做的厚厚的五本读书笔记,一阵阳光撒来,温暖的电流遍布全身。
       所以这就是现在的我。
       似乎这些东西都应该在考研成功之后说,现在一股脑的说出来显得很是尴尬,毕竟你自己还只是在寻找,在追逐,结果还不确定,未来还很远。如果考不上,如果考不上,如果考不上……很多人在知道我的目标之后,告诉我北大复试淘汰率很大,我们的出身去别的高校还凑合,去北大的话会冒很大的风险。其实我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虽然我一直在努力,也有许多同学对我的努力表示了肯定,但考研的路上还会遇到更强大的对手,这条路实在是凶险叵测荆棘密布。每当我想是不是换个学校的时候,我都会去听那首《未名湖是个海洋》,想象着大师们的风采,想象着许秋汉们的意气风发。
      是的,我确定。
      在论坛这么久了,一直很少发帖,自知才力尚欠,这次忍不住说了这么多的话,我姑妄说之,大家姑妄听之。但我非常希望,相当希望,明年的这个时候,我能像论坛里的诸位前辈们,像赤壁怀古浩辰党指挥枪老吴等前辈们在论坛里说说自己的考研心得。
       明年,等着我!北大,等着我!


说点实际的。

第一,心态。这是我最引以为豪的东西,或者说除了心态我基本没什么优势了(不知道长相算不算)。一个良好的心态能保证你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坚定的走下去,让你不论结果如何都可以全力以赴轻松上阵。这东西不是说有就有的,我平日里就是个乐观的人,我愿意真诚的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我的竞争对手。从小学到高中,我一直考第一名(很惭愧,高考也是),但我从来都是无私的帮助第二名,这点我可以保证,我一直有这个想法,我要在你最强的时候打败你,让你心服口服。或许有点自大,但我始终认为一个不敢面对竞争对手的人永远做不了强者,你或许可以耍点小计俩取得一时的成功,但“小胜靠智,大胜靠德”。所以我在很多论坛都是实名注册,当然,你也不要人肉我。帮助别人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自己的过程,况且考研的时候大家也不一定报考同一个学校同一个方向。

第二,动机。如果你不是对历史有着深沉的热爱希望终身以此为业而从中可以得到无穷的乐趣的话,同学,你大可不必为了一张文凭费老半天劲。尤其是跨考的同学,如果你以为历史只是背背而已,我劝你提早放弃。历史并不能带给我们物质上的满足,却可以给我们一辈子的财富,对于人生的态度、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世事的淡定,修身养性、净化心灵,这是我以为的历史。左拉说:Once you choose your way of life,be brave to stick it out and never return!

第三,复习时间。我开始很晚的,9月份之前断断续续,一直在看杂书,虽然每天习惯性的上自习,但始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进行复习。暑假里写学年论文耽误了十多天,去北京游玩耽误了十多天,直到九月份回学校之好才真正的开始复习。但一旦开始,就要每天保证一定量的学习时间。我大概是十多个小时,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外,大部分时间在看书,后期走在路上或者跟同学互相提问或者独自回忆刚刚看过的内容。这种日子是很痛苦的,但也是有效率的。我一直没放弃看闲书,作为对枯燥生活的调节。睡前会看会论坛里前辈们写的考研经验,作为对自己的鼓励。当时也发愿,一旦考上就一定要回报论坛帮助后来者。拾起了写日记的习惯,每天写一下自己的心情,权作发泄。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考试那天,日记也在1月10号戛然而止。

第四,研友。我在考研的后半段一直和无量山一起吃饭睡觉上自习,两个人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请对方吃水果零食,“生活上我们互相关心,学习上我们互相帮助”,最后无量山考了南开第一我也顺利的考上了。因此,有一个好的研友是有帮助的。

第五,教材版本。专业课,通行11本(见长孙博版主推荐),我也顺便看了学校发的齐涛版教材,北师版的借来后发现内容太多就没再看。后来在论坛里打印了不少名词解释等资料,也大多没时间看。辅导书用的山师版的,虽然废话很多但内容较全。同时,我还参看了师姐送我的北师版的历史学基础,补充山师版名词解释的不足。顺便说一句,历史学基础每年变化不大,大家可以借用上一级师兄师姐的,会省下不少银子。我在某考研专业户学校购买的盗版历史学基础,牛逼吧。但质量确实差。英语我买了一本《考研英语10年真题》钦寅主编(很多人买张剑、曾明的,我觉得这个便宜,就买的这本),一本《2010年考研英语阅读200篇》张锦芯主审,词汇买了本星火的《30篇阅读背词汇》,结果勉强看完一遍(四六级我就没背过单词),后来索性不去看了。政治买了本《考试大纲》,一本任汝芬的《序列一》《序列四》,一本陈先奎的《2000题》,一本米鹏的《形势与政策》,一本启航《最后五套卷》。

第六,复习方法。这个是论坛里很多童鞋关心的问题,其实从小学到大学,大家既然能一路挺过来,肯定会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别人的东西再好,不一定适合你。虽然我考上了,但是我的方法不一定适合诸位童鞋。甚而不一定适合我,或许只是这种方法的有效性被我臆想中夸大了,可能是别的我不知道的因素让我进行了有效的复习。专业课教材我在上课的时候就认真的看,我又认真的仔仔细细的把每一个字都看了一遍,结果没有任何印象。第二遍的时候,开始划重点,第三遍的时候,开始做笔记,最后看了四遍吧。同时看历史学基础,后半段的时候,开始背历史学基础,历史学基础看了四五遍吧,每次看的时候,都把烂熟于心的内容划掉,书中表达罗嗦的内容划掉直到不能再精简。英语从一开始就背诵真题作文的范文,后来把真题阅读、完型也熟读数遍,200篇模拟题我大概做了100篇,模拟题很大的好处是分类型,每个类型我挑选几篇做,有时候四篇错一两个有时候错六七个,建议大家还是以真题为主。我把真题做了一遍,但是翻来覆去看了四五遍,真题里面的没个词汇也基本弄懂。我英语水平还可以,并拿到了口语证,因此英语复习起来难度不是很大。单词背不背诵各位见仁见智,我四六级没背过,不是自己多牛而是实在忍受不了这种无聊的做法。和我同样脾性的童鞋可以在做阅读时查单词,做完一篇熟读一篇,这样或许还有效果。政治我开始的比较晚,大概到十月份吧,序列一错误不少,大家可以参照大纲解析修改,我看了两三遍,然后痛苦的开始背诵,每天早晨、晚上拿着小马扎在无人的楼道里狂喊。2000题有些挺难的,有些超纲,现在看来,那些题目做不做都影响不大。我向来不相信所谓押题,每次考试都是我给别人划重点,哪能让所谓辅导班名师再指导我呢?大略的看了看《最后五套卷》,后来也是帮助不大。总之一句话,在于考研的人,不在于考研的教材。市面上流行的各种版本的辅导书、教材水平半斤八两,选择哪种都可以。

第七,复试。北大很BT,初试成绩发布最晚,复试最早,不给你什么临时抱佛脚的时间。我在豆瓣上算了一下,自己从小到大大概看了300本书,大多是小学和大学时候看的,中学六年给考试弄得荒废了。看的书也杂乱无章,没有集中在某个领域,大致是文史方面,在复试时吃了大亏。不过想想自己,大学三年多来,每天基本在12点前没睡过觉,每天认真的生活认真的看书、扯淡,考研期间虽然确定了民国史方向,但民国史的书基本没看,看了《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历史学入门(顾颉刚)》《剑桥晚清史》《近代国学十论(罗志田)》等闲书,对复试没什么帮助。这是教训,各位童鞋一定要吸取。

最后,感谢周丛丛师姐、韩策师兄、朱宏伟师兄对我的帮助,尤其是周丛丛师姐,我们虽然同在一个学院,之前却素不相识,直到复试才见了第一面,但师姐从初试到复试一直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我动摇、迷失的时候一直鼓励我,师姐发给我的那些热情的短信我还在手机里保留着,每次看到都觉得一阵暖流在胸中流淌。师姐或许觉得这是举手之劳,但对于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我来说却意义重大。郑重真诚的向师姐、师兄表示感谢!也谢谢论坛里各位前辈,是你们的光辉事迹激励着我,你们的才学吸引着我,长孙版主、元庆大神、孙武大神、丹丹师兄、春风十里师兄等等诸位,谢谢你们的鼓励和帮助!各位学弟学妹们,人总是会遇到挫折的,人总是会有低潮的,人总是会有不被人理解的时候的,人总是有要低声下气的时候,这些时候恰恰是人生最关键的时候,因为大家都会碰到挫折,而大多数人过不了这个门槛,你能过,你就成功了。在这样的时刻,我们需要耐心等待,满怀信心地去等待,相信,生活不会放弃你,机会总会来的。至少,你还年轻,你没有坐牢,没有生治不了的病,没有欠还不起的债。比你不幸的人远远多过比你幸运的人,你还怕什么?路要一步步走,虽然到达终点的那一步很激动人心,但大部分的脚步是平凡甚至枯燥的,但没有这些脚步,或者耐不住这些平凡枯燥,你终归是无法迎来最后的那些激动人心!

路过

雷人
1

握手
1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收藏 分享邀请 分享到人人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艾拉09 2011-2-4 11:57
明智
回复 haihaijiayou 2011-2-24 21:12
   说真的,我虽然不承认自己的失败,但是确实还没有成功.......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5-7-6 08:33 , Processed in 0.072449 second(s), Total 8, Slave 8(Usage:3.25M, Links:[2]1,1_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返回顶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