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世:国家繁荣昌盛,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明君能臣共商国是。
乱世:国家衰弱凋敝,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昏君奸臣沆瀣一气。
君主分为贤明之君和昏庸之君,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客观上的差别。主观臆想上,君王坐拥江山,提领万民,当然期望自己的江山永固,国泰民安。
出于同样的愿望,为何江山在贤明君主治理下成盛世,昏庸君王下的乱世。这就是在于两类君王的能力不同,客观能力上的差别构成了明君和昏君最大的差别。
贤明君王,运筹帷幄,驾驭有方,励精图治,广开言谏,恩泽天下,领盛名于四海。
昏庸君主,鼠目寸光,领导无方,荒废朝政,闭目塞听,披罪与万民,留臭名与万年。
因此,我们经常听闻英明君主,贤明君王和昏庸君王,而无明君和奸君之分。
能臣,贤臣:着君王之所想,着万民之所愿,国是重于私事,布政施纲,管理有方。
奸臣,佞臣:着一己私利,背君王之所愿,背万民之所利,私事远胜国是,横征暴敛。
庸臣:着君王之所想,行背与所想,是以碌碌无为,无非凡能力是也。
庸臣和奸臣,佞臣的区分在于庸臣主观并没有可以去做损害这个国家的想法,但是因为力所不及而导致所提建议和所施政策引起不好的效果;奸臣佞臣则在明知那些政策会引起特定后果的前提下,出于自己的私利故意将政策引向与自己有利而害于国家的方向。
也就是说,庸臣并不想误国,只是不够聪明而无心为之;奸臣佞臣有意误国,是聪明有余而道德不足有意为之。从个人能力上讲,奸臣,佞臣胜于庸臣;从道德素质上讲,奸臣,佞臣输于庸臣。
是故明君何以成明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区分能臣,庸臣,奸臣,佞臣的能力。亲能臣,疏庸臣,诛奸臣,佞臣。江山得以如花画,万民得以安居,国家得以强盛,盛世来临。
是故昏君之所成昏君,输其才而非其志。远能臣,亲庸臣,用奸臣,佞臣。江山无奈哭泣,万民水生火热,国家日益凋零,乱世将至。
告别一个多世纪的乱世,我们刚刚步入“盛世”。在盛世的万景之下,是否有那么一种力量在将这不易得之的盛世重新推向乱世呢?
没有?那是你想的太乐观了。
有,整个力量都使这个国家走向乱世?那是你太悲观了。
有,至少有一部分。这就要求总领施政之人眼光六路,耳听八方,火眼真经,及时修正误差,保持正确路线的鲁棒性。避免一失足千古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