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3|
一、我为什么要学哲学
爱好。发自内心的爱好。安身立命之所在。生命短暂,在这样的一生,我该怎样度过,从而使我能在临终之际而无悔、能对这样的一生有不断加深的认同和热爱。
二、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哲学之于生活
去年有一位同学在复试说“学哲学为了更好的报答父母”,导师接着问:你都学哲学了,拿什么报答父母;而这位老兄竟然无言以对。这个对话是有趣却很悲凉的。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回答,我的认识是:第一:亚里士多德讲过的“泰勒斯的榨油机”的故事说明了哲学家要想赚钱是很容易的,只是他们的兴趣不在彼处,他们被偶然窥到的真理之光所吸引,这让他们难以自拔而经常忘却现实的生活,以致出现了因为仰观天象而掉入泥坑的笑谈。此外,就现在而言,学哲学的人也没有那么穷困潦倒,顾肃老师曾说,83年留南大当老师,那时的工资才五十多而已,彼时汇率是三元,二十几个美元,到美国好一点的旅馆只能住一个晚上,而二十几年过去了,我也不那么寒酸了吧……第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天下父母皆因子女的幸福而幸福,并不专求子女的物质回报,子女对父母最好的回报乃在于使父母在心理和精神上得到慰藉,孔老夫子告诫:为孝在于色难、无违,何时以及何种程度上能体会到这一点,孝道方算入门。
因此,不必顾及太多现实,更不要只着眼于物质享受,这是一个学哲学之人的基本的素养——你要想在纯精神领域起飞,就得抛开物质的累赘和羁绊。
三、对我影响深远的哲学家
1、康德。人是目的(孔老夫之谓:君子不器)。把自己当做目的,对自己负责,对自己做到精益求精,过一种真实的、自己认可的、有为的生活和人生。同时,也要把别人当目的,这就要求以同情和理解的心情对待别人,怀有一颗慈悲、悲悯之心。它的极端形式是禁欲、素食与宗教信仰——但现在我还不必走那么远。
2、海德格尔。特别是他的生存论的死亡观,在一定程度生缓解了这些年来死亡对我的窒息和压抑——这种感觉的本质在于:一个唯物主义者如何面对死亡。我并不害怕死亡本身,乃在于恐惧死亡所带来的无限的空虚,并且这种感觉又时时萦绕心头,使得自己的一切行动都彷佛成了多余的——因为终究是要被抹去的。海德格尔的伟大在于:从死亡的绝对虚无看到了生命意义的绝对充实——没有死亡,就没有生命的意义,“未知死,焉知生”。因为死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根本的、无法逃避的、必然到来的,因此回避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实却不是这样,人们醉心于种种虚假之中,彷佛他们永远不会死一样,而死亡则将他们从这种虚假的、常人(they)状态中超脱出来,直面自己的人生,过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这种生活的特点是:把自己当成目的(康德意义上);发自内心的爱好和认同(苏格拉底意义上的:认识你自己)
3、马克思。其影响特别是在死亡问题上。马克思本人没有系统的死亡观,我只是从他的思想里得到了解决死亡困扰的理论。最根本的是:“自然界向着人生成”,产生出生命的宇宙才是完成了的宇宙,人的出现乃是宇宙自己的觉醒,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本质上(或者说哲学意义上)是宙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改造。因此,意识是物质的必然产物,此时的人倒仿佛成了自然界中意识的载体和工具。生命在这个宇宙中或许因为偶然的原因而灭亡,但又由于必然的原因再产生,宇宙中的生命就是这样生生灭灭,——仅凭这一点,一个唯物主义者也会得到很多的慰藉。
4、罗尔斯。亚里士多德说:人天生是政治动物,人不能不生活在现实和社会中(马克思: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必然带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这种关系最终表现为现实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一方面维持和促进者人的进步和人性的完善,但另一方面,不合理的政治制度对人性又有着严重的制约和摧残。怎样的社会制度才是符合人性的发展的,这就是罗尔斯最关心的问题。其结论是:每个人都在最大程度上平等地享有以正义为基础的、即使社会福利整体也不能践踏的不可侵犯性;正义否认了为了一些人的利益而损害另一些人的自由的正当性;正义不能允许为了大多数人的更大利益而牺牲少数;在一个正义的社会里,公民所拥有的基本的自由权利(主要是指政治权利: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言论和集会自由;信仰自由和思想自由;个人自由;拥有私人才财产的权利;受法律条款所规定的免遭任意逮捕和劫持的权利)是不容置疑的;正义所保证的权利不能屈从于政治交易和对社会福利的算计。他的两条原则是:平等的原则:每个人都在最大程度上平等地享有和其他人相当的基本的自由权利(主要是上述基本的政治权利);差别的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被调解,使得(1)人们有理由指望它对所有人都有利,(2)它所设置的岗位对所有人都开放。并且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以及差别原则的两条都须尊循字典式的顺序(lexical order)。政治哲学乃至哲学本质上并不无中生有构建起一个乌托邦(王恒:在总体化的境遇中乌托邦永远只有虚幻的、供科学批判的意义),而是通过哲学的思辨提供一个尺度——一个以人性为基础的尺度,用以衡量现实社会,并指明改进的方向以指导社会现存制度的改进,归根到底在于促进人性的解放和发展。
我的政治观:自由主义。正义。公平。民主。
这几年之所学,主要是上面这些内容,归根到底乃在于追求真理、追求自由,锻造自己独立之人格,这条路将继续走下去。
复试坦然面对——那受过艰难的必不再见幽暗(以赛亚 9:1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5-7-6 14:46 , Processed in 0.076468 second(s), Total 7, Slave 7(Usage:3M, Links:[2]1,1_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