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考研论坛 返回首页

pscrystalangel的个人空间 http://home.kaoyan.com/?335361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般若波罗蜜心经(逐句详解)

已有 705 次阅读2010-3-15 15:18 |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想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陀,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缔,揭缔,波罗揭缔,波罗僧揭缔,菩提萨婆呵。
++++++++++++++++++++++++++++++++++++
 
1,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修行者如观世音菩萨一样,修行达到超越生死的无上智慧。
观自在菩萨:有两义,一是观世音菩萨,二是凡能观察真理,获得解脱者,均可称之。
行深:是修行到功力精神的时候。
2,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自己看到自己由五种组织堆积而成,且全是空的,随即可使所有痛苦消除。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其中蕴是积藏之意,这五蕴是我们受轮回的元素,五蕴空了,自然一切苦厄不再存在。其中识蕴是第八意识,是永远不会坏灭的根本识,本来真如佛性。
照见:是观照。
五蕴一空,自然一切苦厄不再存在。
3,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修行者呀,形体与空无异,空与形体无异。
舍利子:两个解释,其一为尸体不烂的部分;其二为佛陀的大弟子,他以智慧第一,此经谈智慧,故以他名为代表。因此,舍利子可以说是所有修行者。
4,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形体就是空,空就是形体。感觉,想望,行动,知识,这些与空的情况,完全相同。
5,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修行者呀,所有终极的东西,都是空的模样,无所谓产生,无所谓消灭,无所谓污染,无所谓清净,无所谓不足。
诸法空相:是说一切五蕴等妄相空去之后,就出现真心显现的境界。真心显现,就是般若实相,真如佛性。
6,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因此空里面没有形体,也没有感觉,想望,行动及意识,更没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及心,也没有形状,声音,气味,味道和可接触的东西及心所认识的一切。
7,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没有视觉的世界,也没有心所认识的世界。
界:是界限六根六识及六尘,各有各的界限。
8,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没有迷失,也没有迷失的穷尽,没有衰老及死亡的穷尽。
这段是说十二因缘也是空的,十二因缘是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五色,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这是众生轮回的由来.
无明:是不了解真相,烦恼顿生。
9,无苦集灭道
没有痛苦的根源,也没有消灭或达到痛苦的途径。
苦集灭道:叫四圣,是真实不颠倒之意,四圣,是四种真理。
10,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没有所知,亦没有所得,因为一无所得之故。
11,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才能使人达到菩萨超越生死的无上智慧,能不受思想蒙蔽而做出障碍。
挂碍:是不得自在。
12,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因为不受思想蒙蔽的障碍,才可没有惊恐之心,离开一切足可使人迷乱的东西,达到永恒的幸福彼岸。
13,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过去,现在及未来所有的成功修行者,均凭此无上智慧,到达最高,最真,最圆满的开悟境界。
阿:意思是无
阿耨多罗:合起来意思是无上。
三藐三菩提:加起来就是正等正觉。
14,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因此必须明白这无上智慧是宇宙的真言,是光明的真言,是最顶端的真言,是无可比较的真言,可凭此消灭一切痛苦,绝不虚假,十分真实。
15,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因此要达到无上智慧的话,就应诵那真言,真言为: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同行,同行,与我一起同行到快乐的彼岸,全心全意同行到彼岸,因觉悟而付上敬礼诵此真言。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邀请 分享到人人 举报

评论 (0 个评论)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6-1 20:47 , Processed in 0.049293 second(s), Total 7, Slave 7(Usage:3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返回顶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