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考研论坛 返回首页

aiyoutianyiwu的个人空间 http://home.kaoyan.com/?345185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西方哲学史专题研究 张志伟

已有 3643 次阅读2009-10-14 09:40 |

西方哲学史专题研究
张志伟
第一部分  经验论与唯理论
经验论与唯理论
经验论与唯理论是近代哲学早期的哲学形态。从16 世纪末到18世纪初,欧洲形成了崭新的近代哲学。哲学基础的重建,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人类知识领域的迅速扩大,如此等等,为哲学提出了重要的课题,这就是从认识论上论证科学知识的来源、确定性、范围和有效性。因此,在西方近代哲学开始之时,哲学家们围绕着认识的来源和基础、真理的标准、认识的方法论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从而形成了两大对立的派别,亦即经验论和唯理论。一些哲学家主张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必须以经验为基础,他们试图通过经验来证明科学知识的有效性,这些哲学家被称为经验论者。还有一些哲学家主张感觉经验是不可靠的,不足以充当科学知识的基础,所以知识必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它们是从理性固有的天赋观念推演出来的科学体系,这些哲学家被称为唯理论者。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霍布斯、洛克、巴克莱和休谟;唯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培根是经验论的创始人,笛卡尔是唯理论的创始人,两者通常被看作是近代哲学的开端,不过培根的思想更多地具有过渡性的特征,笛卡尔的思想才真正代表着近代哲学的基本精神。从地域上看,经验论主要集中在英国,唯理论主要集中在欧洲大陆,所以习惯上亦称为"英国经验论"和"大陆唯理论"。 
 
经验论与唯理论关于认识问题的争论
近代哲学的早期形态被称为经验论与唯理论。经验论的主要代表是弗兰西斯·培根、洛克、巴克莱和休谟,唯理论的主要代表是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主要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对立,而不是哲学基本路线的对立。他们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各执一端,各自都有合理的成分,在长期的论争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互为补充,共同推动着人类认识的发展。在认识论问题上,经验论者主张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他们通过把知识归结为经验的方式来说明知识,认为感觉经验是"原型",思想观念或理性认识不过是感觉经验的"摹本"。在方法上,经验论者推重实验科学,他们试图通过对感觉经验的归纳整理为科学知识提供证明,因而认经验归纳法为真正的科学方法。由于他们大多主张我们的知识就限制在经验的范围之内,超出经验之外,我们就不可能产生任何知识,所以经验论发展到极端,必然导致怀疑论或不可知论。与经验论不同,唯理论者意识到感觉经验的相对性和偶然性,认为人类知识的大厦不可能建立在不可靠的基础上,所以他们主张知识是从理性固有的天赋观念中推演出来的知识体系。在方法上,唯理论者都推重数学,主张将几何学方法改造成为哲学方法,所以他们的方法可以称作理性演绎法。按照笛卡尔,理性演绎法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理智直观,一个是演绎。理智直观负责提供初始原理,演绎便以之为第一原理,由此而推演出知识的体系。唯理论者无疑看到了经验论的局限性,但是当它试图以理智直观到的天赋观念作为知识的出发点和基础的时候,也面临着经验论的批评,因为他们无论如何难以说明理性是怎样具有那些所谓的天赋观念的。经验论与唯理论关于认识论问题的争论对后世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影响。他们虽然在知识问题上有分歧,但是在启蒙主义精神方面,他们是一致的,目的都是在经院哲学的废墟上重建哲学的基础。他们的许多思想,例如笛卡尔确立了近代哲学主体性的原则,洛克对认识的形成所作的深入研究等等,都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然而,由于经验论与唯理论各执一端,未能认识到知识的形成不仅需要感觉经验,也需要理性认识,实际上知识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结合的产物。
第一节  唯理论的逻辑演进
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和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他们之间的思想具有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一、笛卡尔
笛卡尔(1596-1650年)是近代哲学的奠基者和唯理论的创始人,他既是哲学家也是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主要著作有《方法谈》、《第一哲学沉思集》和《哲学原理》等。当笛卡尔登上哲学舞台的时候,正值经院哲学一蹶不振,哲学百废待兴,自然科学迅速发展之时。摆在他面前的任务是如何在经院哲学的废墟上重新树立理性的权威,重建哲学的基础。在这种理论背景之下,任何独断的或肯定的方式无疑是不会起作用的。于是,笛卡尔从头做起,采取了一种现在看来可能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以否定的亦即怀疑的方式去寻找不证自明、无可置疑的东西。他在近代哲学中第一个将几何学方法引入哲学,把"我思故我在"作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以主体性原则为近代哲学奠定了基础,确定了方向。
理性演绎法
在近代哲学的创始人、唯理论者、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看来,哲学作为一切知识的基础,必须是从一个清楚明白、无可置疑的基本原理推演出来的严密的科学体系。所以他以几何学为模型,将演绎法看作哲学的根本方法。他的理性演绎法包括两个部分,即直观和演绎。所谓"直观"即"理智直观",它是直接把握不证自明无可置疑的概念或基本原理的理性能力。所谓"演绎"就是从业已确知的基本原理出发而进行的带有必然性的推理。理智直观为演绎提供进行推理的基本原理,演绎则由此出发形成科学知识的体系。笛卡尔称那些不证自明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为"天赋观念"。
天赋观念论
按照近代哲学的创始人、唯理论者、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观点,科学必须是由清楚明白、无可置疑的基本原理推演而来的科学体系,它的基本原理不可能来源于不可靠的感觉经验,只能建立在理性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的基础之上。笛卡尔根据观念的来源不同把观念分为三类:依赖于感觉的外来观念;借助于想像的虚构观念和出于纯粹理智的天赋观念。"天赋观念"是笛卡尔哲学乃至唯理论哲学的基础,然而它们是如何存在于心灵之中的却是一个难题。笛卡尔有时认为它们是潜在的,需要学习和训练才能把它们从其他观念的掩蔽和混杂中发现出来,有时又认为理性能力是天赋的, 一旦经验诱发它就能产生出天赋观念。
 
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是近代哲学的创始人、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哲学命题。笛卡尔认为,在所有知识真假难辩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的唯一妥当的方法就是来一次普遍的和彻底的怀疑,将一切稍有疑窦的意见暂且放在一边,寻找清楚明白、无可置疑的知识作为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笛卡尔通过怀疑方法对感觉经验、形体、宇宙万物、数学乃至上帝统统加以审查,认为它们都是可疑的。然而,当我们发现所有一切都是可疑的时候,这个怀疑本身却表明了一条无可置疑的真理,即"我在怀疑"本身是无可置疑的。显然,我在怀疑,我在思想,必然有一个在怀疑在思想的"我"存在。换言之,怀疑必然有一个怀疑者在怀疑,思维必然有一个思维者在思维。因此,"我思故我在"乃是一条真实可靠、连怀疑派的任何一种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之动摇的真理。在笛卡尔看来,"我思"是一个心灵实体,它的本质是"思想"。于是,笛卡尔便通过普遍怀疑的方法确立了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为了维护这一命题作为第一原理的自明性,笛卡尔强调"我思故我在"并不是推论而是一个直观到的真理。
笛卡尔通过怀疑方法将思想的形式与思想的内容(对象)分开,由此而确立了主体的独立地位,并且以之为一切思想或认识的基础,从而确立了近代哲学之主体性的原则,通常被称之为"主体性的觉醒",笛卡尔也因此而成为近代哲学当仁不让的创始人。然而,他把这一认识论的反思转化成为本体论的结果,将"我"看作思想的实体却是不合法的。不仅如此,当他为近代哲学确立主体性原则的同时也留下了一道二元论的难题,使后来的哲学家们在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时始终难以摆脱困境。
心身二元论
法国近代哲学家笛卡尔以"我思故我在"作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为近代哲学确立了主体性的原则,为西方哲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笛卡尔是通过将知识与对象、主体与客体区别开的方式来确立主体性的地位的,这就为近代哲学留下了一道二元论的难题。笛卡尔认为,我思是心灵实体,物体是广延实体。心灵没有广延,物体不能思维,二者是不可能沟通的,只能依靠上帝的帮助,使两者的规律符合一致。这种观点具体到人身上,就形成了心身二元论:心灵不能影响身体,身体也不能影响心灵,两者互不干涉,各自为政。然而,笛卡尔无法解释心身之间明显的一致性,例如我想抬起胳膊,胳膊就抬起来了。因此,笛卡尔后来修正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心身交感论。
心身交感论
心身关系问题是近代哲学唯理论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唯理论的创始人笛卡尔最初持心身二元论的立场。后来他发现,在心身之间确实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关联,例如我想抬起胳膊,胳膊就抬起来了;有东西刺激我的身体,我就有疼痛的观念。于是,笛卡尔猜测,在心灵与身体之间一定有某种类似"交换台"的器官,它把心理的语言转换成为生理的语言,或是把生理的语言转换成为心理的语言。笛卡尔认为这个交换台就是大脑中的"松果体"。现代医学证明笛卡尔的观点是错误的,但是笛卡尔对心身之间关系的探索却是有意义的。在笛卡尔后,心身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家们讨论的重要问题,又有了"偶因论"、"副现象论"、"心身平行论"和"前定和谐"等观点。
唯理论关于心身关系的学说述评
(唯理论的心身关系学说,包括上述笛卡尔的心身二元论、心身交感论、笛卡尔学派的偶因论、斯宾诺莎的心身平行论和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论。这些构成了"述评"中"述"的内容。
    就"评"而论,主要在于说明心身关系问题的产生,唯理论有关学说的局限性。当笛卡尔以主体性的觉醒开创了近代哲学的时候,也遇到了这样的难题:主体性原则的确立是通过知识与对象,主体与客体相互区别而实现的,但是这就必然造成了二元论的难题,具体到人身上,就是心身关系的问题。实际上,心身关系问题正是二元论的产物。尽管唯理论者们都试图解决这个难题,然而最终都未能克服笛卡尔的二元论。)
二、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是荷兰哲学家,笛卡尔哲学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的代表作是《伦理学》。
真观念
真观念是近代哲学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斯宾诺莎的哲学概念。按照斯宾诺莎的观点,所谓真观念就是关于事物的本质的真理性认识。然而,虽然真观念是关于事物的本质的知识,不过真观念与事物的本质之间却并不存在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因为按照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源于同一个实体的事物与观念是两个相互独立、同时发生的不同系列,所以认识活动并不是从事物到观念,而是从观念到观念。当然,由于它们表现的是同一个实体,因而事物的次序与观念的次序一定是符合一致的。因此"观念与它的对象的符合"是衡量真观念或真理的标准,不过这只是"外在的标志",更重要的是它的"内在的标志",亦即真观念自身的清楚明白。所以斯宾诺莎说,正如光明之显示其自身并显示黑暗,所以真理即真理自身的标准,又是错误的标准。
斯宾诺莎的"真观念"与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有所不同,它们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直观的认识活动而获得的。在他看来,"直观"和"推理"的能力是天赋的,我们由此而获得真观念,并且以真观念为前提进而获得了其他的真理。如果要追问真观念从何而来的问题,不应该陷入无穷的回溯,即从原因进一步寻求原因,以至无穷。这就象炼铁一样。要炼铁就必须有铁锤,要有铁锤又需要制造铁锤的工具……如此类推,以至无穷。这样的探究方式不可能解决问题。实际上,人最初利用原始的天然工具制造了简单的工具,又进而制造更精密的工具。认识也是如此。理智凭借天赋的力量自己制造理智的工具,再借这种工具充实它的力量来制造别的新的理智的作品,再由这种理智的作品进而探寻更新的工具或更深的力量,如此一步一步地进展,直至达到智慧的顶点为止。这就是说,我们凭借天赋的认识能力(直观和推理)在心中首先建立起一个"真观念",作为我们的"天赋工具",作为认识的原始起点,逐渐形成"作品",再制造新的工具……,这就构成了知识的进步。斯宾诺莎的"真观念"的确比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更合理一些,不过尽管如此,仍然难以避免唯理论的局限性。
    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
近代哲学唯理论的代表,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继承和发展了笛卡尔的哲学思想,以实体一元论来消解笛卡尔哲学的二元论,他的实体学说是其哲学的出发点、基础和核心,包括实体、属性和样式等三方面的内容。
    1、实体。"实体,我理解为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换言之,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须借助于他物的概念。"实体是独立自存的,它自己是自己的原因。从这个定义出发,斯宾诺莎推演出了关于实体的一系列基本规定:实体是"自因";实体是无限的;实体是永恒的;实体是不可分的;实体是唯一的。斯宾诺莎经常称实体为神或自然,实际上,实体、神、自然是从三个方面对同一个东西的不同表述。
2、属性。"属性,我理解为由知性看来是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所谓"属性"即实体的本质。按照实体的本性,它的属性是无限的,但是"从知性看来"亦即就人的认识限度而论,我们只知道其中的两个属性,这就是思想和广延。思想与广延既相互同一,又相互区别而独立存在:由于种类不同,"物体不能限制思想,思想也不能限制物体";然而两者所体现的是同一个实体的本质,因而"观念的次序和联系与事物的次序和联系是相同的"。斯宾诺莎以实体一元论来克服笛卡尔的二元论,但是由于他始终坚持不同性质的东西不能相互影响,因而二元论的难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通常人们将斯宾诺莎的上述观点称为"心物平行论"。
3、样式。"样式,我理解为实体的分殊,亦即在他物内通过他物而被认知的东西。"宇宙间只有一个实体,万事万物是这个实体的特殊表现形式,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互相制约,构成了一幅千差万别的统一图景。实体是自因、无限的、不可分的、永恒的和唯一的。样式则是他因、有限的、可分的、暂时的和杂多的。一切都在实体之内,所谓样式是实体的属性的"分殊",也就是具体存在着的个别事物。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要么属于思维属性的样式如个别的思想、观念、情绪、情感等,要么属于广延属性的样式如一切具有广延的物质事物。由于样式是在他物内通过他物而被认知的有限事物,因此样式与样式之间的关系是有限的因果关系。自然之中,无一事物没有原因,因而万事万物都是必然的。
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以实体一元论克服了笛卡尔的二元论,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例如实体即自因、样式之间的普遍联系等等,但是他仍然坚持认为思想不能影响物体,物体也不能影响思想,它们的一致性来源于实体的本质,因而具有二元论的残余。
实体即自因
"实体即自因"是近代哲学唯理论的代表之一斯宾诺莎的哲学命题。斯宾诺莎继承和发展了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力图清除其中的二元论因素,建立一个一元论的统一的哲学体系。他认为,所谓实体就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换言之,形成实体的概念无需借助于他物的概念"。这就是说,实体是宇宙万物唯一的根据或基础,一起事物都依赖于实体,而实体则不依赖于任何事物。所以,认识一个事物需要借助于其他事物的规定,而认识实体则无需借助于他物的概念,它自己是自己存在的原因。斯宾诺莎的有关思想具有深刻的辩证法因素。
    三、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1646-1716)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唯理论的重要代表之一,主要著作有《单子论》和《人类理智新论》等。
   单子论
    单子论是近代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的哲学理论。莱布尼茨意识到当时盛行的机械论自然观的局限性,他试图恢复古代哲学的朴素辩证法因素来弥补机械论的局限。为此,他提出了"单子论"。在他看来,实体作为世界万物的本质,一方面必须是不可分的单纯性的实体因而具有统一性,另一方面必须在其自身之内就具有能动性的原则,这样的实体就是"单子"。所谓"单子"就是客观存在的、无限多的、非物质性的、能动的精神实体,它是一切事物的"灵魂"和"隐德来希"(内在目的)。
    1、单子的特性。单子的主要特性有:(1)单纯性。单子是单纯的精神实体;(2)复多性。单子是无限多的;(3)永恒性。单子是不可分的,因而它的产生与消灭只能出于上帝的创造和毁灭,这无异于说单子是永恒存在的;(4)单子之间相互独立,单子之间没有"物理的影响","单子并没有可供某物出入的窗户";(5)质的区别。单子是单纯的精神实体,其本性在于表象或知觉,知觉的清晰程度不同就造成了它们在质上的区别;(6)单子是自因。
2、单子的等级。单子作为单纯的精神实体具有"知觉"和"表象"的能力,由于"知觉"的清晰程度不同而存在着质的差别,形成了一个等级系列。单子能够凭知觉能力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整个宇宙,它们是"宇宙活生生的镜子",整个宇宙就表现为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单子之间的等级是无限的。
3、连续性原则。从上帝到最低级的单子,其间存在着无限多的等级,这些等级之间没有分离的间隔,因而整体是连续的。由于在单子之间存在着无限的等级,因而在相邻的两个单子之间既有差别,其差别又是无限小的。因而所有的单子就构成了一个无限的连续的序列。每个单子都是"不可分的点",而全部单子又构成了一个连续性的整体,莱布尼茨就是这样来解决机械论实体观的矛盾。然而,这一连续性的宇宙图景毕竟只是静态的结构,由于每个单子都是自因的自动机,而且单子与单子之间没有相互的物理影响,所以任何单子的发展变化都有可能破坏这个连续性的整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莱布尼茨又提出了"前定和谐"的理论。
4、前定和谐
(近代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以前定和谐的学说来解决宇宙的连续性问题。他把实体规定为"单子",认为单子是无限多的、能动的精神实体,由无限的等级构成了一个连续性的宇宙图景。但是,由于莱布尼茨认为单子之间不存在物理的影响,单子都是自我发展的,这就意味着一个单子的变化不会影响其他单子,那么宇宙的连续性图景就会被破坏。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提出了"前定和谐"的思想。)莱布尼茨认为,上帝在创造每一个单子的时候就已经预见到了一切单子的全部发展情况,在安排好了每个单子各自独立的发展变化的同时,也使其余的单子各自作相应的变化,因而全部单子的发展就自然而然地和谐一致,始终保持着整体的连续性。因此,整个宇宙就好像是一支庞大无比的交响乐队,每件乐器各自按照预先谱写的乐谱演奏不同的旋律,而整个乐队所奏出来的是一首完整和谐的乐曲。莱布尼茨不仅用"预定的和谐"来说明由无限多的单子所组成的整个宇宙的和谐一致,而且以此来解决笛卡尔遗留下来的心身关系问题。他认为心身交感是不可能的,偶因论等于把上帝看作是"很坏的钟表匠",显然与上帝的尊严不相称。上帝所制造的这两座钟应该自始就走的非常准确,而且相互之间又自然地彼此一致,这就是心身之间的"预定的和谐"。
在莱布尼茨哲学中,"预定的和谐"既是宇宙整体的连续性秩序的基础,也是心身关系协调一致的保证,因而是其哲学中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构成了其哲学的最大特点。他以"预定的和谐"这个最大的奇迹排除了其他所有的奇迹,也排除了上帝对自然过程的任意干预,所以他的上帝类似自然神论的上帝。
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复活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法因素和能动性原则来克服机械论的缺陷,尽管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的局限性。
简述唯理论的逻辑演进
早期近代哲学被称为经验论与唯理论时期。唯理论的主要代表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和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
与经验论者不同,唯理论者非常关注本体论的问题,实际上,本体论是他们的哲学的核心和基础。笛卡尔提出了三个实体,即心灵实体、物体实体和上帝实体。不过按照他对实体的规定――能够自己存在而其存在不需要别的东西的东西,实际上只有上帝符合规定,因而心灵与物体是有限的实体。这就迫使后来的唯理论者致力于解决笛卡尔的二元论难题。斯宾诺莎以实体一元论来克服笛卡尔的二元论,主张只有一个实体,思维与广延是同一个实体的两个属性,因而仍然有二元论的残余。莱布尼茨试图复活古代哲学的辩证法来弥补机械论的局限,他特别强调能动性的原则和个体性的原则,因此他将实体规定为无限多的、能动的精神实体――单子。
在认识论上,笛卡尔主张科学知识不可能建立在不可靠的感觉经验基础上,只能以理性为基础。他认为我们的观念中有一些观念是天赋的,这些观念构成了推演整个知识系统的出发点和基础。斯宾诺莎以真观念的学说来解释天赋观念是怎样形成的,他修正了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认为我们的知识是以最初最原始的观念为工具形成最初的知识,然后在相互作用下进一步形成新的工具、新的知识。莱布尼茨在继承和发展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的同时认识到了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他一方面主张一切知识都是天赋的,另一方面又认为天赋的知识是潜在的,需要感觉经验作为"机缘"刺激它而成为现实。
唯理论片面强调理性认识在认识中的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在修正自己的观点,在坚持唯理论原则的基础上也接受了经验论的某些思想。
第二节  经验论的逻辑演进
经验论在英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在近代哲学中,它的主要代表有培根、霍布斯、洛克、巴克莱和休谟。虽然培根被看作是英国经验论的创始人,他的四偶像说、以形式为核心的自然观和经验归纳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是他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至于霍布斯,他的主要贡献在社会政治哲学,而其认识论思想并不属于纯粹的经验论。因此,关于近代哲学的经验论,其主要的代表是洛克、巴克莱和休谟。
一、培根
弗兰西斯·培根是近代英国经验论的始祖,他的代表作有《新工具》和《论科学的进展》等。由于种种原因,培根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是近代英国经验论的创始人培根的哲学命题。他在《新工具》中指出,"人的知识与人的力量结合为一",这一思想被人们表达为"知识就是力量"。培根所说的知识主要指的是科学知识,他认为科学能够使我们驾驭自然,征服自然,使之为人类服务,所以科学知识是人类力量的象征。"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体现了近代启蒙主义反对蒙昧、崇尚理性、提倡科学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不过其中所蕴含的人是自然的主人,可以征服自然为自己服务的思想,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感性与理性的"联姻"
弗兰西斯·培根虽然是近代英国经验论的创始人,但是在他的思想中不仅有一些辩证法的因素,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经验论的局限,提出了感性与理性"联姻"的思想。培根认为,知识应该是感性与理性相互结合的产物。然而,经验论者就好象蚂蚁,只会搜集材料,让材料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唯理论者则象蜘蛛,只会从自己的肚皮里吐丝,凭空构造哲学体系。真正的哲学家应该象蜜蜂,从花丛中采花粉,用自己的方式酿出蜂蜜。培根认为,人类知识之所以很少进步,就是因为感性与理性分家的缘故。现在,他将感性与理性结合起来,将极大地促进科学的发展。当然,由于经验论立场的限制,培根只是提出了感性与理性结合起来的思想,并没有将这一理想付诸现实。不过这一思想的提出,的确为认识的发展指出了合理的方向。
经验归纳法
经验归纳法是近代英国经验论的创始人培根所建立的科学方法。培根认为,以往科学之所以很少进步,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少科学的方法。他反对中世纪经院哲学所推崇的亚里士多德的理性演绎法,认为它不可能为我们带来新的知识,真正的科学方法是经验归纳法。培根的经验归纳法分为几个步骤。培根的经验归纳法由三大步骤组成:
第一步,收集材料。准备一部充足、完善的自然的和实验的历史。这是全部工作的基础。
第二步,运用"三表法"来整理材料。培根提出的三种例证表是:(1)"具有表",把具有所要考察的某种性质的一些例证列在一起。(2)"接近中的缺乏表",在这里列举出与上表中的例证情形近似可是却没有出现所要考察的某种性质的一些例证。(3)"程度表"或称"比较表",在这里列举出按不同程度出现的所要考察的某些性质的一些例证。
第三步,进行真正的归纳。例如培根经过经验归纳法研究热现象,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引起热现象的原因是运动。
培根的归纳法只是提出了归纳推理的基本原则,并没有明确制订归纳推理的形式和规则。他偏重机械的列表例证和片面分析,不懂得归纳和演绎的辨证关系,在贬低演绎法和三段论的作用的同时,片面地夸大了归纳法的作用。
二、洛克
虽然我们通常称培根为近代经验论创始人,但实际上他只是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而已,洛克才是经验论的体系化者和理论化者。洛克的代表作是《人类理解论》。
洛克对天赋观念论的批判
近代英国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之一洛克对天赋观念论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批判。
天赋观念论者的主要论据是所谓"普遍同意说"。他们断言,宗教、道德、数学和逻辑学中的一般观念和原则是人们所普遍同意的,这就证明它们在人们心中是天赋的。洛克指出,根本不存在全人类普遍同意的天赋原则,如数学中的公理、定理等等,儿童和白痴就不知道。不仅如此,道德的规范和宗教的信条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亦各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
    天赋观念论者亦主张天赋观念"潜存说":天赋观念论是潜存在人们心中的,尽管儿童开始并不知道这些天赋原则,但当他学会使用理性之后,就会把这些潜在的原则发现出来。洛克指出,如果说人的心灵具有天赋观念而不理解它,这是荒诞的。因为我们说心灵具有某些观念,就是说它们为心灵所理解,或是说这个观念"在理解中"。如果说在理解中的观念而不被理解,那是自相矛盾的。
    洛克还进一步驳斥天赋观念论者的理论前提--上帝观念天赋说。上帝观念也不是人人都有的,比如历来就有一些无神论者以及新近发现的许多民族,他们就没有上帝观念。即使信仰上帝的人,他们对上帝的观念各有不同,也不是普遍同意的,这都说明上帝观念也不是天赋的。
洛克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材料和明确而清晰的推理,驳斥了天赋观念论者的种种"论据",并且比较深刻的揭露了这种理论的危害,对当时流行的天赋观念论进行了一次总的清算。
哲学上的天赋观念论是为了解决认识问题的,而洛克则认为用不着假设天赋观念,我们完全可以合理地解决问题。洛克的解决办法就是"白板说"。在洛克看来,"能力是天赋的,知识是后得的",人类具有接受感觉、形成观念和知识的"天赋能力",由此就可以说明我们的知识的来源。他假定人的心灵就如同一块"白板",上面原本没有任何标记。后来通过经验便在上面印上了印痕,形成了观念和知识。所以,洛克哲学的基本原则是,"心灵是一张白纸","知识源于经验"。
    白板说
"白板说"是近代英国经验论的主要代表洛克的学说。洛克对天赋观念论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批判,他认为用不着假设天赋观念,我们完全可以合理地解决知识问题,他的解决办法就是"白板说"。在洛克看来,"能力是天赋的,知识是后得的",人类具有接受感觉、形成观念和知识的"天赋能力",由此就可以说明我们的知识的来源。他假定人的心灵就如同一块"白板",上面原本没有任何标记。后来经验在上面印上了印痕,形成了观念和知识。所以,洛克哲学的基本原则是,"心灵是一张白纸","知识源于经验"。在此基础之上,他把知识归结为观念,把观念归结为经验,系统地阐述了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洛克的白板说坚持了反映论的原则,不过是消极的反映论,因而具有经验主义的局限性。
洛克的认识论
近代英国经验论的主要代表洛克是经验论的理论化和体系化者,他从经验论的基本原则出发,把知识归结为观念,把观念归结为感觉经验,建立第一个系统的经验论体系。
1、经验。洛克认为我们的心灵就象是一张白纸,有东西在上面印上了印痕,就产生了观念。在他看来,经验作为知识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感觉,一是反省,即"外感觉"和"内感觉"。感觉的对象是外界事物,反省的对象则是内在的心理作用,它们是互相独立的两种知识源泉,正是这两种经验在心灵这张白纸上写下了观念的文字。所以,无论我们有多么丰富的想象力,都不可能超出感觉和反省所提供的那些观念之外。
2、观念。"观念"是洛克哲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既是人类思维的直接对象,也是知识的基本材料,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由观念构成的。观念可以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
    所谓"简单观念"就是由外部事物及其属性直接作用于感官而产生的感觉观念,和心灵对自身心理活动的直接反省而产生的反省观念。简单观念有两个基本特点,这就是被动性和单纯性。由几个简单观念所组成的观念称为复杂观念。
所谓"复杂观念"就是由几个简单观念所组成的观念。心灵虽然在获得简单观念时完全是被动的,但是它也有自己的作用:它能够以简单观念为材料和基础来构成其他的观念,这样组成的新观念就是复杂观念。
3、知识。所谓知识就是理智对于两个观念的契合或矛盾的一种知觉,亦即对于两个观念之间关系的认识。因此,我们的知识只与我们的观念有关,观念是知识的对象。于是,洛克对观念之间的关系、知识的等级、知识的实在性和范围进行了深入的考察。
观念之间的关系。知识是对关于观念之间关系的认识,而观念之间的关系有四类:(1)同和异;(2)关系;(3) 共存或必然联系;(4)实在的存在。 按照洛克的观点,理智就是根据上述这四种关系来组合知识的。
    知识的等级。理智按照观念之间不同的关系来形成知识,观念之间的关系不同,知识的清晰程度亦有所区别,这就形成了知识的等级。知识有三个等级,它们从高到低排列为直观的知识、证明的知识和感觉的知识。其中直观知识具有最高的确定性和可靠性,是我们的全部知识的基础,证明的知识如果每一步都达到了直观的确定性,那么推理的最后结论便同直观知识一样确实可靠。感觉的知识则是单纯或然性的知识。 
    知识的实在性。如果我们的感觉观念来源于外部事物,那么知识的实在性标准就应该是观念与事物真相的契合。然而,由于我们心中只有观念,知识仅存于观念范围之内,所以不可能确定我们的知识与它的外部对象是符合一致的。对于这个难题,洛克只好牵强地认为,一切简单观念都是与事物符合一致的。因为它们不是人心自己能够创造的,所以它们一定是各种事物通过自然途经在人心上产生了作用的结果,而各种事物之所以能够产生那些知觉,只是因为上帝凭借其智慧和意志,把它们造得特别宜于产生那些知觉罢了。另外,除了实体观念,一切复杂观念都是与自身相契合的。因为复杂观念是理智组合简单观念时创造的,所以不存在与外部事物是否符合的问题。我们在这些观念方面所得到的知识都是真实的,数学知识和道德知识就是这样的知识。
人类知识的范围。我们的知识只是关于观念之间关系的认识,因而它的范围是非常狭窄的。首先,我们的知识的源泉――感觉和反省――与广阔无垠的宇宙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这两个经验的"入口"太小太狭窄了。从宏观上说,我们所知觉的只是无限宇宙的很小一部分,从微观上讲,许多事物因为太小而隐而不显,而且我们也没有达到事物本质的特殊感官。所以,观念的来源本身就决定了知识范围的有限性。其次,我们的观念比经验的范围更狭窄,因为我们不仅对许多事物没有观念,而且对于观念之间的关系也缺少清楚明白的认识,更不可能考察清楚我们所有全部的观念。最后,我们的知识的范围比观念的范围更狭窄。因为"直观的知识"不可能遍及一切,我们无法考察所有观念之间的关系;"证明的知识"也是如此,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发现中介观念;"感觉的知识"比前两者更狭窄,它不能超过当下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存在。
洛克一方面承认心外有物,另一方面又主张认识只局限在观念范围,因而不仅无法证明心与物的一致性,而且走向了不可知论。洛克在大多数情况下诉诸于常识而尽量将上述矛盾降低到了最小的程度,而他的后继者巴克莱和休谟则从他所制订的经验论原则出发,走向了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洛克哲学的内在矛盾
近代英国哲学家洛克是经验论的理论化和体系化者,在他的哲学思想中存在着某种内在矛盾。首先,洛克反对天赋观念论,提出了白板说,主张我们的大部分知识来源于外部事物对感官的刺激,因而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不过具有消极反映论的特点。按照这种观点,知识的真理性就在于它与外部事物符合一致。但是另一方面,洛克从经验论的立场出发,认为我们的知识是关于观念之间的关系,因而知识局限在观念范围之内,进一步说,局限在感觉经验的范围之内。这样一来,洛克就陷入了内在的矛盾:他一方面承认心外有物,另一方面又主张知识局限在经验之内,从而无法超出经验之外去考察知识是否与对象符合一致。造成这一内在矛盾的主要原因是洛克的经验论立场。洛克主张一切知识均来源于感觉经验,这就意味着超出经验之外我们就什么也不知道,也无法知道了。所以,在洛克哲学中存在着某种不可知论的因素,这是经验论的必然归宿。他一方面承认心外有物,另一方面又主张认识只局限在观念范围,因而无法证明心与物的一致性,只好走向了不可知论。我们看到,洛克在大多数情况下诉诸于常识而尽量将上述矛盾降低到了最小的程度,而他的后继者巴克莱和休谟则从他所制订的经验论原则出发,走向了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三、巴克莱
巴克莱是英国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继承了洛克的经验论思想,意识到了其哲学中所蕴含的内在矛盾,认为如果坚持心外有物的唯物论立场,必将导致怀疑主义和无神论,因此他着重发挥了洛克哲学的主观主义因素,试图从经验论的立场证明上帝的存在。巴克莱曾经在教会中长期担任主教之职,所以人们也称他为"巴克莱主教"。
存在即被感知和感知
 近代英国经验论的代表之一巴克莱继承并改造了洛克经验论的基本原则,但意识到了其哲学中所蕴含的内在矛盾,认为如果坚持心外有物的唯物论立场,必将导致怀疑主义和无神论,因此他着重发挥了洛克哲学的主观主义因素,试图从经验论的立场证明上帝的存在。他的论证过程是将可感事物与事物本身看作是一回事,从观念的存在即被感知推及到存在就是被感知,继而区分被感知的观念与感知观念的心灵,从而证明精神实体的存在。
    1、"观念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认识中有两个因素,一是认识的对象即"观念",一是认识的主体,某种认识或感知观念的东西,即心灵、精神或灵魂。认识的对象是观念,观念只存在于心灵之中,它们不可能离开心灵而独立存在,因此观念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
    2、"存在就是被感知"。既然观念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那就意味着感觉事物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因而一切事物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因为"具有一个观念与感知一个观念完全是一回事","事实上,对象和感觉原是一种东西"。所以,事物的存在就是被感知,也可以说存在即被感知。
3、"存在就是被感知和感知"。巴克莱并不想从"存在即被感知"中推论出主观主义唯我论,他的目的是证明上帝的存在。宇宙中有三种存在:第一种是只存在于感知者心中的观念;第二种是可以感知观念的被创造的精神,即我的心灵和其他所有人的心灵;第三种是永恒无限的精神,亦即上帝。"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条原则的更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存在就是被感知和感知"。换言之,任何事物都具有可感性质,所以它们能够被我们所感知,至于这些可感性质则并非我们的创造而是上帝的作品。
巴克莱哲学的突出特点是企图从感觉经验出发来证明超感觉经验的上帝,因而如何为它"定性"就成了问题。按道理说,感觉论的唯心主义应该是主观唯心主义,然而巴克莱哲学的目的却是为上帝存在作论证,这就意味着他的唯心主义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我们也许可以按照其特点称之为感觉论的唯心主义,或者象马克思那样,称之为"英国哲学中神秘主义的代表"。

物是观念的集合
英国经验论者巴克莱认为,人们通常以为存在于心外的自然事物,其实只是观念的集合,并无心外的存在。因为人们知道事物的存在,只有一个途经,那就是通过感官而感知它们。然而,人们所感知的只是观念,除此之外,别无他物。我们实际上有两类观念,一类是可以由人们自己的意志使之产生或消灭的,亦即想象的观念,另一类则不同,它们是由外部原因引起来的,这就是感觉的观念。后者有三个特点,首先,这些观念十分清晰、明确、固定,不能由我们的意志任意加以改变;其次,这些观念往往形成了某种固定的集合,它们同时出现,同时消失;最后,这些观念是稳定的和有秩序的。于是,人们就给它一个名称来标志它们,把它们看作是与观念不同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事物"。然而,观念就是事物,事物就是观念,两者实际上是一回事。例如樱桃是由红色、酸味等感觉观念组合而成的,物就是观念的集合。巴克莱混淆了外部事物与可感事物之间的区别,从而导致了唯心主义的结论。
物质是虚无
这是近代英国经验论者巴克莱的哲学命题。巴克莱从经验主义唯名论的立场出发,反对"抽象观念",认为在现实中只存在特殊、个别,而不存在普遍、一般,因而所谓一般的"物质实体"是不存在的。他认为"物质实体"只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是没有意义的、不可思议的抽象,因为在外部世界中根本就不存在一般的存在,而只有具体的存在即外物的存在。而物质实体并不是外界的具体事物。显然,这样的物质实体是无法通过感官感知的,既然我们无法感知到它,我们就不能断定它的存在。所以按照巴克莱的观点,物质实体是一种莫须有的东西,既非实体,亦非偶性;既非精神,亦非观念;它是无活力的、无思想的、不可分的、不可动的、无广袤的、不在任何地方存在的东西。因此,"物质"等同于"虚无",实际上是一种毫无必要的假设。巴克莱的观点虽然是错误的,但是也击中了机械唯物主义的要害。
    四、休谟
休谟是近代哲学中英国经验论的最后一位代表,主要著作有《人性论》、《人类理智研究》、《自然宗教对话录》等。休谟与巴克莱一样是从洛克的经验论出发的,不过他在经验论上比洛克和巴克莱更彻底,合乎逻辑地得出了怀疑主义的结论。他的怀疑论思想不仅使经验论的理想破灭了,而且也使唯理论的理想陷入了困境。
温和的怀疑论
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家休谟继承了洛克的哲学思想,将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贯彻到底,得出了温和的怀疑论的结论。他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因而在知识问题上,经验最有发言权。但是,如果我们要追问感觉经验的来源问题,经验也只好沉默了。因为超出经验之外,我们没有了经验,就不可能产生任何知识。所以,我们的经验究竟是外部事物刺激感官产生的,是心灵自己产生的,还是上帝印在我们的心灵上的,我们不知道。超出经验之外,是不可知的领域。休谟称自己的怀疑论是"温和的怀疑论",因为他只是对经验的来源问题表示存疑,对于经验,休谟则认为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心理的理想习惯得出合理的说明。当经验论者将经验论原则片面地贯彻到底的时候,怀疑论是其当然的结局。
休谟的因果学说
在17、18世纪时的哲学和科学中,因果关系被看作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客观规律,甚至被视为社会和人性的必然法则。英国经验论者休谟对此表示存疑:既然我们的知识局限在感觉经验之内,那么凭什么根据因果关系推溯到感觉之外去呢?于是,他深入研究了我们的因果观念。
人类理智的对象可以自然地分为两种,这就是"观念的关系"和"实际的事情"。与此相应,知识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关于观念的知识,一类是关于事实的知识。"关于观念的知识"例如逻辑学和数学,只关系到观念自身的关系而与外部事物无关,所以只要它们与自身相符就是真理,因而是"必然的知识"。包括自然科学、自然哲学、历史学等在内的"关于事实的知识"就不同了,它们只是"或然的知识"。因为这类知识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而经验归根结底是或然的。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把物理学等看作是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呢?这完全是因为我们的因果观念。关于事实的知识建立在因果关系的基础之上,因果关系则被人们看作是普遍必然的自然规律。然而休谟指出,因果关系的发现是不可能通过理性而只能通过经验的,但是经验同样也不可能告诉我们因果之间的必然联系。因为相对、个别和偶然的经验重复一万次仍然是相对、个别和偶然的经验,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从中发现出必然性来,而且过去和现在的经验只对过去或现在有效,虽然可以推测但却不可能必然地推论出明天的结果。
尽管经验不能提供因果之间必然联系的证明,多次重复的经验亦并不比单一例证提供更多的东西,但是它们却能够以一定的方式影响我们的心灵。当我们经常性地经验到事件A之后总有事件B相随时,这就使我们对事件A的经验与对事件B的经验之间产生了某种习惯性的联想,这就是所谓"必然联系"观念的来源。于是休谟得出了结论:"根据经验来的一切推论都是习惯的结果而不是理性的结果","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休谟的因果观,尤其是他所提出的归纳问题,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启发康德建立了先验论的因果观,而且直到今天仍然是西方哲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休谟的哲学是近代哲学史上第一个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在近现代西方哲学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标志着英国近代经验论走向了终结,而且标志着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争论陷入了困境,从而启发康德走向了批判哲学。
    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
近代英国经验论者休谟认为一切来源于经验的知识都是或然的知识,为此他批判了17、18世纪盛行的将因果关系看作客观的自然法则的观点。休谟认为,因果关系不能来源于理性,而只能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但是经验并不能告诉我们在原因与结果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然而,尽管经验不能提供因果之间必然联系的证明,多次重复的经验亦并不比单一例证提供更多的东西,但是它们却能够以一定的方式影响我们的心灵。当我们经常性地经验到事件A之后总有事件B相随时,这就使我们对事件A的经验与对事件B的经验之间产生了某种习惯性的联想,这就是所谓"必然联系"观念的来源。于是休谟得出了结论:"根据经验来的一切推论都是习惯的结果而不是理性的结果","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休谟的因果观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启发康德建立了先验论的因果观,而且直到今天仍然是西方哲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经验论的逻辑演进
近代英国经验论的主要代表是创始人弗兰西斯·培根、理论化和体系化者洛克、唯心主义者巴克莱和怀疑论者休谟。
培根是英国经验论的创始人,提出了经验论的基本原则,不过真正使经验论成为一种理论体系的是洛克。洛克从经验论的基本原则出发,以经验说明观念,以观念说明知识,贯彻了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的基本原则。但是,在洛克哲学中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他一方面坚持心外有物,另一方面又坚持认为知识只是关于观念的知识,因而局限于经验之内,这就使他难以回答知识与外部对象是否符合一致的问题,所以其思想中具有不可知论的因素。巴克莱为了维护宗教信仰的地位,也是为了克服洛克哲学中的不可知论因素,提出了"非物质主义"的学说。他认为,怀疑论必然导致无神论,不仅会动摇信仰,也不利于科学。于是,他提出了以"存在即被感知和感知"为核心的感觉论的唯心主义。休谟既不同意洛克心外有物的主张,也不同意巴克莱存在即被感知和感知的思想,他真正将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贯彻到底,得出了一个不彻底的结论:我们的经验究竟从何而来是不可知的,只能存疑。从洛克到休谟,是经验论合乎逻辑的发展,即是说,如果我们片面地将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贯彻到底,必然会导致不可知论。
第二部分  德国古典哲学
   
西方哲学在德国古典哲学阶段进入了体系化的时期。德国古典哲学是西方哲学的集大成者,它标志着古典哲学的最高成就,也标志着古典哲学的终结。德国古典哲学有四位主要代表,他们是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 
德国古典哲学是在近代哲学陷入困境之时走上哲学的历史舞台的,哲学的危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表述,这就是理性的动摇、自由的难题和形而上学的衰落。
首先,近代哲学的启蒙主义精神集中表现为理性主义,而它的理性主义主要是一种科学主义。由于经验论与唯理论关于认识问题的争论最终在休谟的怀疑论中陷入了绝境,结果它们不仅未能证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而且使理性自身发生了动摇,所以18世纪哲学表现出了浓厚的经验主义、怀疑主义和反形而上学的倾向。其次,卢梭在启蒙主义精神中发现了理性与自由的矛盾:理性、文明和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不但不能使我们走向自由,反而与自由是背道而驰的。哲学家们张扬科学理性的直接后果是严格的决定论,既没有自由也没有人的价值与尊严的存身之地。最后,18世纪是形而上学衰落的时期,一方面是休谟的怀疑论,一方面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如同宗教神学一样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已经名存实亡。
然而,当德国哲学登上哲学舞台的时候,古典哲学的潜力似乎尚未完全耗尽,哲学家们仍然相信所有的哲学问题终究要以形而上学问题的解决为基础和前提,因而他们把走出哲学困境的希望寄托在形而上学身上,为此作出了西方哲学最富有成效也是最后一次努力,其结果就是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形而上学体系。
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它的思辨性、辩证性和体系性,这三者一致的。所谓思辨性就是思辨思维,亦即理论思维或抽象思维。德国哲学最突出最鲜明地体现了思辨思维的特点,而这种思辨性就体现在它的辩证性上。德国哲学以辩证法为根本的哲学方法,它表现为概念的辩证法,而概念辩证法的成果就是它的体系性。哲学的体系是概念的体系,虽然2000多年来古典哲学致力于使哲学成为科学的体系,但是真正实现了这一理想的是德国哲学。但是使古典哲学始料未及的是,正是这一理想的实现标志着它自己的终结。
    一、康德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人们通常把他的哲学思想划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他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批判时期所确立的"批判哲学",主要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等。康德哲学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使哲学思考深入到了理性批判的维度,通过对理性的分析和考察深入到了哲学的基础和前提之中,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康德哲学被认为是西方哲学中的一场革命,这场哲学革命也被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了解康德哲学必须从"哥白尼式的革命"入手。
    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德国古典哲学面临的哲学问题是经验论唯理论在认识问题上的争论陷入了困境,卢梭揭示了启蒙主义内部理性与自由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形而上学名存实亡。正是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之下,康德开始了他的哲学活动。
经验论与唯理论虽然未能证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但是它们的争论却达到了一个共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不可能来源于后天的经验,而只能来源于先天的东西。在休谟怀疑论的启发之下,康德从前批判时期唯理论的独断论中走了出来,开始了"调和"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工作。他既同意经验论的原则,认为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但是亦坚持唯理论的主张,认为仅仅有经验还不足以形成科学知识,因为其普遍必然性只能来源于先天的东西。问题是,我们如何能够先天地经验对象?通过对这个难题的反复思考,康德在哲学领域发动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在认识问题上,人们一向固执于知识必须符合对象的传统观念,然而根据这种观念我们不可能证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因为按照这种观念,我们关于对象的知识必须依赖于后天的经验,不可能具有先天性或普遍必然性。于是,康德在哥白尼的启发下转换了思路,把知识与对象的关系倒转过来:不是知识必须符合对象,而是对象必须符合知识,亦即符合理性的认识形式。由于这些认识形式先于经验而为理性自身所固有,因而由这些先天的认识形式加工整理而形成的知识就具有了先天性亦即普遍必然性。因此,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来源于理性的先天认识形式。在康德哲学中,"先天的"意味着独立于经验,同时是经验的先决条件,"后天的"亦即来自经验的。
康德虽然由此而证明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但是却立刻引出了新的问题。如果对象必须符合理性的先天认识形式,那就意味着对象实际上具有两重性:其一是事物的"如其所现",亦即事物对我们的"表现",其一是事物的"如其所是",亦即"物自体"(亦译作物自身或自在之物)。由于理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既是知识普遍必然性的保证,同时也是对事物的限制,所以我们只能认识事物对我们的"表现"是而不可能认识物自体。显然,尽管康德证明了科学知识的可能性,但是其结果却完全是消极的,因为它迫使我们走向了二元论和不可知论。
然而在康德看来,这看似消极的的结论却完全可以转变为积极的结果。我们的确只能认识事物对我们的表现而不能认识物自体,然而这也意味着事物还有不被我们的认识形式所限制的一面。所谓不被认识形式所限制的东西也就是无限的东西,亦即自由的东西,尽管我们不可能认识自由,但是却可以思想自由而不至于陷入矛盾。于是,不可知论在限制理性的认识能力即"理论理性"的同时,就为理性的实践能力即"实践理性"开辟了道路,因为实践理性或道德乃是以自由为前提的。所以,康德要限制知识,以便为道德信仰留地盘,也就是为自由留地盘,亦即为形而上学留地盘。形而上学的产生是由于人类理性试图超越自身有限性而通达自由境界的最高理想,如果我们能够证明自由是可能的,也就找到了实现形而上学理想的途径。
我们可以将康德哲学的问题归结为"生活在严格遵循自然法则的自然界中的人能否有其自由和尊严"的问题,"哥白尼式的革命"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通过先验论的方式为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作证明,一是通过限制知识的方式为自由、道德和形而上学的可能性提供了根据。
先天综合判断
"先天综合判断"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哲学概念。在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争论陷入困境之时,康德着手解决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的难题,而且也是从知识入手的。在他看来,知识是由判断构成的,判断是知识的最基本的要素。判断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析判断,一类是综合判断。分析判断虽然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先天判断,但是由于其宾词是从主词中抽出来的,并不能给我们带来新知识,因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知识。综合判断中的宾词是后来通过经验而加在主词上的,它能够带给我们新的知识,不过科学知识不仅需要有新的内容而且必须具有普遍必然性即先天性,因而综合判断又可分为"后天综合判断"和"先天综合判断",只有"先天综合判断"才是科学知识。于是,康德便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的问题,概括为"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希望确立科学知识的普遍标准,以此来衡量一切知识。康德的结论是,自然科学是科学知识,形而上学不是科学知识,我们应该将其转移到实践理性的领域。
现象与物自体
现象与物自体是康德哲学的一对重要概念。康德认为,如果沿着传统哲学的思路,认为知识必须符合对象,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解决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问题。所以他在哥白尼革命的启发下,将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关系颠倒了过来,认为对象必须符合我们的认识形式。然而,虽然我们由此可以证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但是却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如果对象必须符合我们的先天认识形式,那就意味着事物对我们来说将分成两个方面,一是事物对我们的表现即现象,一是事物本身或物自体。在康德看来,我们只能认识现象,物自体则是不可知的。物自体不可知固然是康德哲学的局限性,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康德的物自体概念主要是为了将理性的认识能力限制在现象领域,从而为实践理性的使用留下余地,以此进一步证明自由和人的价值与尊严。
 

批判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称他对理性的分析考察为"批判"。他指出,所谓"批判"不是对书本或者理论学说的批评或驳斥,而是对理性之认识能力的"分析"。亦即根据理性具有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例如数学和物理学--这是康德时代公认的两门科学,对理性的一般认识能力进行分析,其目的是最终确定形而上学的命运。因此,所谓"批判"也就是对理性的分析和考察。在康德看来,以往的形而上学错就错在它们通常只是武断地论定,当它们提出这样或者那样的理论教条时,没有去考察一下我们的理性究竟有没有这样的认识能力。与这种"独断论"不同,康德主张在对事物下判断之前,先来分析我们的认识能力。
批判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称他的哲学为"批判哲学"。康德所谓的批判,亦即对理性的分析考察。在康德看来,知识的内容是由经验给予我们的,而知识的形式则是由主体之先天的认识形式提供给知识的,因此,解决知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证明理性自身具有先天的认识形式。于是,康德把哲学研究的重心集中在对理性的分析和考察上,他称之为对理性的"批判"。康德所谓的"批判"不是对书本或体系学说的批评,而是对理性的分析和考察,根本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形而上学的可能性。经过对理性的批判而形成的批判哲学包括三个部分,这就是理论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理论理性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将人的理性区分为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所谓理论理性亦即理性的认识能力,它以现象界为认识对象,这是必然的领域。理论理性主要由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环节所组成。感性的先天直观形式是空间与时间,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范畴,理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理念。感性提供杂多经验材料,知性提供范畴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形成知识,理性的作用是将知性所获得的知识进一步加工成为体系。对于形成知识来说,真正起作用的是感性和知性。理性虽然对于使知识形成体系也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它经常使人们陷入假相,错误地将理想的统一性当作现实的统一性,这就是形而上学误入歧途的原因所在。
实践理性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将人的理性区分为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他主要是在伦理学的意义使用实践概念的。所谓实践理性即理性的行动功能,属于理性的意志部分。作为认识能力的理论理性是必然性的领域,而实践理性的领域则是自由的领域,亦即道德的领域。康德通过哥白尼革命将理论理性限制在现象界,从而将不受限制的自由的领域留给了实践理性。对康德来说,人不仅在自然界中受必然的自然法则的限制,而且其自身亦是自由的,这种自由就体现在伦理学的领域。人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他既是自然界的一员,不得不服从必然的自然法则,而作为理性的存在,他又有可能遵从理性的法则而行动。由于理性法则是他应该遵守而不一定会遵守的法则,所以对人就表现为"应该"做什么的道德法则。当然,无论理论理性还是实践理性都是理性的能力,它们不是两种理性,而是同一个理性的两种功能。就此而论,我们必须使这两种功能协调一致,否则就可能陷入自身的分裂。由于这两种功能各司其职,两者协调一致的方式就只能是让一方服从另一方。显然,我们不可能让实践理性服从理论理性,不能让自由服从于必然,因为那样就不会有自由了。反之,让实践理性统治理论理性,由自由统治必然,是合理的。因此,康德主张实践理性对理论理性有优先地位。康德关于实践理性的优先地位的思想表明了其哲学的基本性质,这就是以限制认识能力的方式证明人的自由。
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将人的理性区分为两种能力,一是理论理性,即理性的认识能力,一是实践理性,即理性的行动能力。两者各司其职,界限分明,互不干涉,各得其所。理论理性作为认识能力,它的对象是现象界,这是必然性的领域。它主要由感性和知性起作用,感性提供杂多经验,知性提供认识形式对之进行加工整理,从而形成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知识。由于我们只能认识现象,而现象的背后总有某种造成现象的原因,因而我们可以设想,在现象界之外,是不受理性认识形式限制的自由的领域,而自由的可能性就为理性的另一种功能即实践理性开辟了道路。实践理性作为行动的功能,属于理性的意志部分,它可以通过影响行动的动机而开始一个行动,因而可能是自由的。当然,所谓自由并不是任意胡为,自由是出于理性自身的内在必然性而行动,所以自由就是自律。康德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区分开,将实践概念引入哲学,通过实践理性来强调主体的能动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知性为自然立法
"知性为自然立法"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著名哲学命题。在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问题上,康德主张调和经验论与唯理论,一方面承认知识必须以经验为基础,另一方面亦认为认识主体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具有一套先天的认识形式,这些先天认识形式就构成了经验的先天条件,从而为知识提供了普遍必然性。在他看来,科学知识的形成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提供杂多经验材料的感性,一是通过范畴对经验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的知性,两者相结合,才能产生知识。由此可见,我们所认识的自然并不是自然本身,而是一切可能经验的总和,自然本身是不可知的。既然自然是一切可能经验的总和,那么自然现象的法则就是连接经验的法则,亦即加工整理杂多经验材料的知性范畴。所以,知性范畴就是自然的法则,这就是康德所说的"知性为自然立法"。知性范畴只是认识形式,只能在经验范围内起作用,超出经验之外它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康德关于"知性为自然立法"的思想以独特的方式论证了主体的能动性,他称这一思想是先验哲学的最高峰。对康德来说,所谓"自然"并不是自然本身而是一切可能经验之表象的总和,这个表象的领域就构成了"现象界",而连接表象的法则就是知性的法则,亦即范畴。在"现象"之外,就是"本体"。"本体"作为思想的对象首先是一个"界限概念",它标志着不可知的领域,亦表明现象并非终极存在,而其积极的意义唯有在实践理性的领域才是可能的。康德一方面把科学知识的对象确定为现象从而证明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另一方面亦把认识限制在了现象之内,主张知性范畴只能在经验上使用而不能超验地用于物自体之上,这就在证明数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的同时,证明了以往知识类型的形而上学的不可能性。
二律背反
"二律背反"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哲学概念。康德认为,我们的认识能力有三个环节,这就是感性、知性和理性。感性负责提供杂多经验材料,知性通过范畴对这些杂多表象进行综合统一,形成经验对象和科学知识,理性的作用是引导知性将其所形成的知识进一步调整成为体系。因此,真正起认识论作用的是知性范畴,而范畴只在经验范围内有效。但是,人类理性不满于只是认识经验现象,它要认识现象背后的统一的本体。这样一来,就把理性之理想的统一性错误地当作了现实的统一性,康德称这种错误为"先验的幻相",二律背反就是先验幻相之一。我们对万事万物都可以形成经验和知识,但是对宇宙万物的整体却没有经验,因而不可能有知识。如果我们试图对它形成知识,那么就会陷入这样的困境:我们可以形成两种理论,这两种理论都各自成立,但是相互之间却是矛盾冲突的,这种现象就是二律背反。例如如果我们要从量上对宇宙作出规定,就会陷入"世界是有限的"和"世界是无限的"这两种各有各的道理的理论之间的矛盾。康德的意思是说,任何知识都必须有经验的材料,加上知性范畴的综合统一,才是可能的。然而以往的形而上学要求认识宇宙万物统一的本体,而我们无论如何不可能对它形成经验,所以不可能形成任何有效的知识。
康德的二律背反揭示了理性自身所蕴含的矛盾,对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康德的批判哲学体系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称他的哲学为批判哲学,其研究对象是理性本身。
康德的批判哲学是一个由理论理性、实践理性和判断力所组成的"纯粹理性的体系"。按照康德的观点,理性有两大功能,这就是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理论理性的核心是知性范畴,它的作用是为自然立法,其对象是现象界,这是必然的领域。实践理性的核心是意志,它是理性自己立法自己遵守的自由的领域。这两大功能,两个领域,各有各的法则,界限分明,互不干涉。然而,我们虽然通过划分界限的方式,使认识与道德、知与行、自然与自由各得其所,但是我们的理性毕竟是同一个理性,如果任由这两大功能对立下去,理性就失去了统一性。因此,康德认为在这两大功能之间还应该有一个中间环节,起沟通两者的作用,这个中间环节,就是判断力。判断力体现了从自然到自由的过渡,从而使批判哲学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体系。
康德的批判哲学对人类理性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考察,构成了以后哲学必不可少的出发点,但是这个体系还不是统一的体系。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康德哲学的体系是未完成的。康德之后的继承者们例如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都试图解决康德的难题。
    二、费希特与谢林
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希特与谢林的哲学思想构成了从康德到黑格尔的中间环节,他们继承了康德未竟的事业,力图消解康德哲学中的内在矛盾,尤其是它的二元论和不可知论,主张从一个最高的哲学原则出发将哲学建立成为科学的体系。尽管这项艰巨的任务最终是由黑格尔完成的,但是如果没有费希特和谢林的努力,他的成功是不可想象的。
费希特对康德哲学的批判
    费希特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代表之一,最初是康德哲学的追随者,后来逐渐对其哲学的二元论产生了不满,认为真正的哲学应该是从一个最高原则出发推演出来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康德哲学显然不能满足这个条件。康德哲学是不彻底的,它一方面在主体之外设定了一个不可知的物自体,另一方面在主体之中亦设定了一个不可知的自在之我。在费希特看来,物自体是没有必要的假设,而且与康德哲学的基本原则是矛盾的。因为知性范畴只能应用于经验范围之内而不能作超验的使用,然而假设物自体的存在正是将因果范畴使用于经验范围之外了。实际上我们根本用不着假设自在之物也一样可以解决问题。一般说来,哲学就是认识论,它要解决的是经验和知识的可能性等问题。因此,在哲学中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理智,一个是物。所以哲学只有两条出路,这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前者为了物的独立性而牺牲了理智的独立性,后者则是为了理智的独立性而牺牲了物的独立性。由于唯物主义无法说明从物到理智的过渡,因而哲学就剩下了一条路。费希特的唯心主义不同于一般的唯心主义,它是以"绝对自我"为核心和基础的"知识学"。
    知识学
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希特认为哲学就是认识论,所以他称自己的哲学为"知识学"。在他看来,哲学的目的是解决经验和知识的可能性等认识论的问题,因此在哲学中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理智,一个是物。它只有两条出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前者为了物的独立性而牺牲了理智的独立性,后者则是为了理智的独立性而牺牲了物的独立性。由于唯物主义无法说明从物到理智的过渡,因而哲学就剩下了一条路。费希特的唯心主义不同于一般的唯心主义,它是以"绝对自我"为核心和基础的"知识学"。
    绝对自我
绝对自我是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希特的哲学概念。所谓"绝对自我"乃是自我意识一般,即一切经验的自我中的先验的要素,亦即先验自我。在费希特看来,不仅知识的形式像康德所说的那样以自我为基础和前提,而且知识的内容即经验质料同样是自我的产物,因而绝对自我乃是一切实在性的根据。费希特为他的知识学确定了三条基本原理:自我设定自我本身、自我设定非我,自我设定一个有条件的自我和一个有条件的非我相对立。从这三条原理就引出了知识学的全部体系。费希特将绝对自我看作是一切知识之实在性的基础,但是他也意识到绝对自我本身缺少实在性的根据。
知识学的基本原理
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希特认为哲学就是认识论,它探讨的是知识发生、发展的条件和知识的要素等问题,目的是为一切知识确立基础,所以他称他的哲学为"知识学"。费希特不满于康德哲学的二元论,认为哲学要想成为科学,就必须确立一个最高的统一的根据,这个最高的原则就是绝对自我。知识学通过绝对自我的本原行动,展开为三条基本原理。第一条是自我设定自己本身,第二条是自我设定非我,第三条是自我设定一个有限的自我与一个有限的非我相对立。在费希特看来,知识学的全部内容将从这三条原理中推演出来。
费希特的知识学试图克服康德哲学的不彻底性,将哲学建立为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在发挥主体的能动性作用、展示知识发展的历史性和辩证性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构成了从康德到黑格尔的重要环节。  
谢林对费希特的批判
德国古典哲学家谢林曾经是费希特的追随者,但是后来意识到费希特哲学的局限性,逐渐脱离费希特哲学而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他意识到,哲学的确如费希特所说应该是从一个最高的原则出发而建立起来的统一的体系,然而费希特的绝对自我却不可能是这个最高的原则。哲学的最高原则必须是第一性的和无条件的,绝对自我却是有条件的,自我总是与一个非我相对立,两者是相互限制的:自我以非我为前提,离开了非我自我就无法实现自身;非我更是以自我为前提,它本来就是自我所设定的,离开了自我就没有非我。所以,无论自我还是非我都是有条件的、有差别的和相互限制的,都不足以充当哲学的第一原理,真正的最高原则只能是超越于自我和非我之上的无条件无差别的"绝对"本身。所以,"绝对"才是哲学的最高原则和出发点。
    绝对同一性
德国古典哲学家谢林同意费希特的观点,认为哲学应该是一个从最高的原则出发合乎逻辑地推演出来的科学体系,不过他认为费希特的绝对自我不足以充当这个原则。在他看来,哲学的最高原则既不是自我也不是非我,而是超乎一切有限的、有条件的差别和对立状态之上的绝对无差别状态,它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只能是绝对的同一性。绝对是无差别的同一性,它是一个非人格的绝对理智,精神与自然则是差别状态。自然是存在的环节,精神是思维的环节。自然应该是可见的精神,精神应该是不可见的自然。谢林接受了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以一元论来克服康德的二元论,不过他认为最高的实体是绝对理智,自然与精神不是两种并列的属性,而是绝对的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谢林为了维护绝对作为哲学最高原则的地位,坚持认为绝对是无差别的同一性,这就在有差别的世界与无差别的绝对之间设置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不仅难以说明这个无差别的绝对同一性如何产生出有差别的世界,也无法说明以主体和客体之差别为前提的认识活动如何能够把握这个绝对同一性。谢林认为,对于这个无差别的绝对同一性是不能用概念来认识和表述的,对此我们只能诉诸于"理智直观"。然而理智直观乃是纯粹内在的,它缺少客观实在性,所以这个理智直观必须借助于美感直观或"艺术直观",因为只有天才在艺术直观中才能于物我两忘的境界中超越主体与客体的界限。结果,在谢林哲学中出现了非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因素。谢林的晚期哲学表现为一种天启哲学或神话哲学,应该说是其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黑格尔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主要著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和《哲学全书》等。他实现了古典哲学使哲学成为科学之科学的理想,建立了系统的辩证法,构造了一个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其思想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 黑格尔被认为是形而上学的最大代表,他的学说标志着形而上学的完成,也标志着形而上学的终结。
真理是全体
"真理是全体"是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哲学命题。黑格尔所谓的真理不仅仅指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而且意指本体论意义上的真理,亦即宇宙万物的真相。黑格尔意识到近代哲学片面、静止、孤立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局限性,他试图恢复古代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历史地、完整地、全面地解决哲学问题,提出了"真理是全体"的学说。按照黑格尔的观点,真理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获得的现成存在,而是一个发展出来的过程。真理不仅存在于这个发展过程的开端,而且存在于这个发展过程的过程之中,亦存在于这个发展过程的结果之中。因此,真理是全体,它的发展是一个从潜在、展开到现实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或环节都不是真理本身,都将被克服或扬弃,但又是真理必不可少的构成环节,而所有环节都是真理从潜在而展开的具体内容,真理就存在于所有的环节之中,所以,真理是全体。黑格尔的这一辩证法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真理是圆圈
"真理是圆圈"是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哲学命题。黑格尔所说的真理不仅仅指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而且亦意指本体论意义上的真理,即宇宙万物的根据或本体。按照黑格尔的观点,真理或宇宙的真相并不是某种现成地存在于某个地方的东西,而是一个发展出来的过程。它的发展是一个从潜在、展开到现实的过程。因此,真理是一个预悬终点为起点,以终点为起点,只有发展到终点才真正成为现实的自我运动,这个自我运动是一个目的论的"圆圈":真理以自身为目的,自己展开自己,自己使自己成为现实,因而开端与结果是同一的,只不过开端是潜在的真理,而结果是现实的真理。黑格尔的这一思想体现了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思想,他有时亦称之为"前进-回溯"的方法,因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而前进实际上亦是前进到其自身的内在根据,因而也是向自身根据的回溯,不过这回溯并不是回溯到原始的东西,实际上是原始的东西真正展开为现实。
    实体即主体
"实体即主体"是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提出的哲学命题。它是黑格尔哲学的出发点、基础和基本原则,因而是理解黑格尔哲学的关键所在。
黑格尔对近代哲学进行了一番清理。斯宾诺莎的实体缺少自我意识亦即能动性的因素,康德和费希特虽然发扬了主体能动性,但是却缺乏客观性的基础,谢林主张超越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差别和对立,以绝对同一性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和基础,然而却无法说明无差别的绝对与有差别的世界之间的关系。黑格尔认为,我们不仅应该将宇宙之最真实的存在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即是说,宇宙万物之统一的根据既是客观的亦具有能动性,因而是一个自我运动、自我发展、自己完成自己的过程。我们之所以必须将实体理解为主体,是因为只有将实体看作是主体,看作是在其自身内就具有能动性,因而是一个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活的实体",它才是一个真正现实的存在。实体的主体性表现在它是纯粹的否定性,它是单一的东西分裂为二亦即自己把自己树立为对立面,然后扬弃自身中的差别,从而回到自身而成为真正的现实的过程。换言之,实体由于自身中的否定性因素而展开自身,从潜在成为了现实。因此,宇宙万物的统一根据亦即"绝对"是一个自我运动、自己完成自己、自己成为自己,从潜在到现实的"圆圈",它以终点为起点,以终点为目的,只有到了终点才成为现实的。
黑格尔关于实体即主体的思想体现了古代哲学的客观性原则与近代哲学之主观性原则的统一。这一思想一方面为实体融入了能动性的因素,另一方面为主体确立了客观性的根据。"实体即主体"中的主体指的是实体自身的能动性,不过这种能动性最终体现为人类精神的能动性,因为绝对是通过人类精神的辩证运动而认识自己的。因此,黑格尔自觉地超越了近代哲学的主体性立场。在通常观点看来,对象是对象,知识是知识,两者之间的不同一性乃是发生在认识内部的事情,与客观性无关。而在黑格尔看来,认识活动实际上也是实体自身的运动:认识与对象不同一,不仅说明认识没有把握事物的本质,而且也说明实体本身存在着差别,所以当认识克服了自身的局限而达到了与对象的同一性,也就使实体与其自身达成了统一。这就意味着认识活动参与了实体的本体论运动,或者说,认识活动就是实体的本体论运动。于是,黑格尔把本体论、认识论和辩证法统一了起来。正是在人类精神的认识活动中,绝对达到了自我认识,从而成为了绝对精神。
    黑格尔"实体即主体"的原则体现了其哲学的辩证性,也揭示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性质。
扬弃
"扬弃"是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重要哲学概念,亦即对旧事物批判地继承的辩证否定关系,黑格尔也称之为"规定了的否定"或"辩证的否定"。在德文中,"扬弃(aufheben)"这个概念本身就富于辩证性:"它既意谓保存、保持,又意谓停止、终结"。因此我们可以说,扬弃或辩证的否定包含着三个环节:一是否定,二是在否定中对有价值的东西的保留,三是向更高的阶段的过渡。列宁十分恰当地把它概括为"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事物的发展,或者新生事物的出现,并不简单地是旧事物的否定。或者说,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并不是抽象的全盘的否定,而是"有规定的否定",这种否定是富有内容的否定,因而不是"无",在否定的同时亦将其中有价值的东西保存了下来,黑格尔就称这种否定为"扬弃"。通过"有规定的否定"即扬弃,前一阶段中有价值的东西保留了下来,外在的形式被克服了并且发展为新的阶段,于是这种辩证的否定就使前后两个阶段"联系"起来,从而使事物成为一个"发展"的过程。
 
    思想的客观性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从认识论上论证了思想的客观性。在他看来,虽然就人的具体认识过程来说,感觉、表象在先,思想、概念在后,而且只有通过表象人的心灵才能达到对于事物的思维地认识。但是,由于我们认识的是事物的本质,而事物的本质唯有思想、概念才能把握,因而从逻辑上讲,思想、概念才真正是在先的。因此,黑格尔把哲学规定为"对于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由于在他看来事物的本质就是思想,所以,哲学也就是我们的思想去思想内在于事物的客观思想。黑格尔通过思想的四个特点阐述了他的有关思想。
首先,思想是能动的普遍性。思想的普遍性不仅是说思想本身具有普遍性,而且是说思想并不是与感觉和表象并列的一种认识能力,而是贯穿于整个认识之中的本质性因素。其次,思想是对事物的"反思"(Nachdenken)。事物的本质并不是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要想认识它就必须深入到事物的背后,对它进行反思,这就是"反思"即"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再次,思想对事物的"反思"必然使之发生形态上的改变,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思想所把握的东西是主观的,恰恰相反,只有借助于"反思"去改造直接的东西,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最后,思想"反思"的产物不仅是客观的,而且作为思想的能动性的体现,也是自由的产物:从形式上说,思想是我的思想,而我是独立自由的;从内容上看,思想把握了事物的本质,从而摆脱了一切个别偶然的东西的限制,是无条件的普遍的东西。
在黑格尔看来,具有上述这四个特点的思想,即把握了事物的本质的思想,不仅仅是我们的主观的思想,而且是事物的本质,因而可以称之为"客观思想"。换言之,思想是能够深入现象而把握事物的本质的,当思想把握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也就变成了思想,当然不仅是我们的思想,而且是"客观思想",于是思想就统摄一切而成为思想和存在的共同基础了。 
客观思想
"客观思想"是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哲学概念。黑格尔针对康德哲学的主观主义,强调思想不仅仅是我们的思想,而且具有客观性。他通过对思想的分析指出,思想是对事物的本质的能动的"反思",它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而把握了事物的本质的思想就不仅仅是我们的思想,也是事物的本质自身。这种思想,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客观思想"。换言之,思想是能够深入现象而把握事物的本质的,而当思想把握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也就变成了思想,当然不仅是我们的思想,而且是"客观思想",于是思想就统摄一切而成为思想和存在的共同基础了。黑格尔主张思想的客观性,这是正确的,但是他认为这种思想是客观思想,因而得出了唯心主义的结论,则是错误的。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将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看作是近代哲学的中心问题。近代哲学家们无一不是力图达到思维与存在的"和解",但是因为固执于二元论的立场,都没有能真正解决这个难题。黑格尔从"实体即主体"的基本原则出发,认为思想不仅是思想的实体,也是存在的实体,这种思想就是"客观思想"。在此基础上,黑格尔论证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首先,黑格尔所说的"思维"不仅指我们的思想,而且主要或首先指的是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之外的"客观思想"。所谓"存在"也不是指自然或事物,而是最普遍最抽象的共相,亦即事物的本质。因此一般说来,所谓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有两重含义:一方面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指的是事物与其自身的概念相一致,即是说,思想、概念是事物的本质,所以一事物成其自身就在于与自己的概念相符合,换言之,事物只有符合蕴含于自身之中的概念才具有实在性。另一方面在认识论的意义上,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指的是我们的思想能够把握存在于事物之中的本质。实际上,本体论与认识论这两个方面,在黑格尔哲学中是统一的。黑格尔试图在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同一的基础上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由于在他看来只有思想能够认识思想,只有精神能够把握精神,因而如果思想把握了事物的本质,那么事物的本质就是思想,所以他在最根本的问题上坚持客观唯心主义的立场。
    绝对精神
绝对精神是黑格尔哲学的最高概念。黑格尔认为,宇宙万物是一个自我发展的过程,它们的统一的根据或本体就是"绝对"。宇宙的这一发展过程是绝对从潜在、展开到现实的形成过程。当绝对通过外化自己否定自己,将自身树立为对象,从而由此展开自身的潜在的因素,并且最终意识到自己,重新与自身同一的时候,绝对便成了绝对精神。换言之,绝对作为宇宙万物之统一的本质,在根本上就是精神,但最初它还不是精神。只有通过人类精神对绝对的认识活动,绝对才能获得精神的形式,成其为精神。因此我们可以说,绝对是潜在的绝对精神,而绝对精神则是现实的绝对。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不仅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而且对整个西方古典哲学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作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形而上学家,他建立了一个庞大恢宏包罗万象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以《精神现象学》为其导论,以《逻辑学》作为基础,以《哲学全书》作为其哲学体系的基本构架。黑格尔哲学的基本原则是"实体即主体",他认为宇宙万物的实体与宇宙万物是一体的,这个实体本身具有能动性,它自我运动,自我完成,自己实现自己,因而宇宙就是实体从潜在、展开到现实的发展过程,这个实体就是"绝对精神"。因此,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包括三个方面:"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逻辑学"研究的是绝对精神作为纯粹的本质性因素,即纯粹的逻辑理念的发展过程;"自然哲学"研究的是绝对精神外化为自然,以异在的方式展开其潜在所内容的发展过程;"精神哲学"所研究的则是绝对精神通过人类精神对它的认识而回归其自身,真正成为精神,成为现实的发展过程。
德国古典哲学的逻辑演进
德国古典哲学是一个合乎逻辑的发展过程,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其中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黑格尔则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是在经验论与唯理论在认识问题上的争论陷入困境之时登上哲学舞台的。他在哲学领域发动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将哲学研究的对象从客体转向了主体,主张在下判断之前应该先来分析考察理性有没有相应的认识能力。康德颠倒了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先验论的方式证明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同时亦将认识能力限制在了现象的领域,从而为实践理性开辟的道路。康德哲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二元论与不可知论为人类理性的自由开辟道路,但是亦留下了如何建立统一的哲学体系的难题。此后的继承者,都在试图克服康德哲学的不彻底性,使哲学成为科学。
费希特继承了康德的哲学思想,但却不满于康德哲学的不彻底性,他认为哲学应该是一个从最高原理推演出来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因而他主张清除康德的物自体,纯粹从自我出发来建构哲学体系。费希特认为哲学就是认识论,他称自己的哲学为知识学。知识学的基础和出发点是绝对自我,他以"自我设定自己本身"等三条知识学基本原理,试图证明用不着假设物自体的存在,我们完全可以从自我出发说明知识与对象的实在性。谢林最初是费希特的追随者,后来他终于发现,费希特的绝对自我不足以充当哲学的最高原则,因为自我总是受到非我的限制。因此,哲学的出发点既不是自我也不是非我,而是超乎自我与非我之上的绝对同一性。谢林试图以斯宾诺莎的实体一元论和自然哲学来弥补康德和费希特的局限,但是由于他坚持绝对是无差别的同一性,因而在绝对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和绝对的认识问题上陷入了困境。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自觉地恢复古代哲学的客观主义原则和辩证法思想来解决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黑格尔哲学的基本原则是"实体即主体",他象谢林一样称宇宙万物统一的根据或本体为"绝对",不同的是他不认为绝对是最高的真理,而是主张真理是一个自我发展的过程,真理是将所有发展的阶段和环节纳入自身之中的全体,真理是一个以自身为目的,自我运动,自己完成自己的"圆圈",即一个从潜在、展开到现实的自我循环的过程。黑格尔解决哲学的核心是他的辩证法,他将差别和矛盾看作是认识、自然乃至整个宇宙的发展动力,而辩证的否定则是他解决矛盾,将有差别的东西结合为一个整体的关键,它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由此而形成的哲学体系就是一个将前此以往所有的东西都包容于自身之中的大全,黑格尔正是这样建立了有史以来最庞大恢宏的形而上学体系。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是发扬主体能动性,论证理性主义和自由精神的启蒙主义的新阶段,由于它的形式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将古典哲学的理念淋漓尽致地发挥到了极端,从而使形而上学走向了终结。
第三部分  现代西方哲学
20世纪哲学最无争议的基本特征就是它们都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几乎可以说它们都是从反形而上学起家的,我们甚至可以由此来规定古典哲学与现代哲学之间的区别。
古典哲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形而上学,以形而上学作为哲学乃至整个人类知识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并且试图使之成为科学之科学,是古典哲学的最高理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典哲学的主导原则,那就是以理论认识的方式把握宇宙万物的终极实在,其结果就形成了形而上学这门学科。对于古典哲学家来说,认识――理论认识――是达到真理的最主要的手段,甚至是唯一的手段,它的根本标志就是真理,即真理性的认识,或者说是科学知识,即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这就决定了哲学的性质、方法、对象和在人类知识中的地位。
首先,哲学的本性是科学,虽然它始终没有达到一般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性,但是从本性上讲,哲学应该是科学,即一种理论世界观。其次,哲学的方法主要是思辨的方法,即在纯粹抽象的认识领域进行逻辑推理的方法,正如黑格尔所说,是概念式的方法。象一切演绎科学如数学那样,哲学应该是从一个最高的基本原则出发严格按照逻辑必然性而推演出来的理论体系。再次,哲学的对象是宇宙万物统一的根据,至高无上的终极实在。最后哲学的地位显然因此而确定了:它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和核心,也是人类精神之所以存在的存在根据,因而应该是科学之科学。
所有这一切在现代哲学中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20世纪哲学中,也有的哲学家主张哲学应该是科学或者应该是科学的工具,例如胡塞尔和维也纳学派,但是从主流上看,哲学家们大多数不再这样规定哲学的性质。相对而言,英美哲学仍然秉承古典哲学的理念,虽然不再将哲学看作是科学,但是总是追求科学性,即将哲学看作分析概念的工具,使之为科学服务,并且仍然认为一门学问要么是科学,要么什么都不是。而大陆哲学则反对将哲学看作科学,认为科学不是人类唯一的或最主要的存在方式,最多是一种衍生的方式,对于那些对人来说性命攸关的东西,科学式的认识是无法企及的。于是许多哲学家认为哲学"终结"了,取而代之的是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与此相关,哲学的方法和对象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理论认识的方法让位于对语言的逻辑分析和现象学方法,由此衍生出语义学、生存论、解释学、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方法等等,哲学的对象不再是宇宙万物的最高的终极实在,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哲学的对象不重要了。哲学的地位更是风雨飘摇,因为它不再被看作是科学的基础和核心,甚至成了科学的工具,也就失去了科学之科学的至上地位,当然还是有许多哲学家视哲学为人类最重要的学问,但是通常哲学家们不再将哲学与科学相提并论,换言之,哲学终于与科学分开了。随着20世纪哲学的进展,哲学终于从至高无上的地位降到了人间,在后现代主义哲学家那里,哲学甚至不再是一种理论体系,它的对象亦主要是各种学科和文化之间的"边缘化"的东西,因而哲学变成了某种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
科学主义的基本特征
科学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两大思潮之一,主要是英美分析哲学系统的主导精神。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科学主义区别于传统哲学的基本特征,首先是坚持实证主义原则,拒斥形而上学。例如逻辑实证主义确立了一种意义标准,主张用经验主义的证实原则来衡量哲学概念、命题或理论的意义,从而将形而上学排除在了哲学之外。其次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科学主义的哲学家们将自然科学的精神和方法引入所有的知识领域,尤其是引入哲学之中,强调一种知识要么是科学要么就什么都不是。最后,以"语言的转向"作为区别于传统哲学的重要标志,将哲学等同于语言哲学,试图将哲学改造成为使概念得到明晰,为自然科学服务的某种工具。科学主义的局限性在于将科学即自然科学绝对化为一切知识的典范,在拒斥形而上学的同时,使与人和人类社会相关的广大领域如伦理学、美学、价值观的领域排除在了知识的领域之外。
人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人本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两大思潮之一,主要是德法等大陆哲学的主导精神。人本主义的基本特征,首先是反对传统哲学的所谓客观主义精神,强调对人尤其是个人存在的研究,因而带有主观主义的因素,被称之为人本主义。其次是反对传统哲学的普遍的理性主义,强调个体性的存在,因而在批判社会的同时,有极端的个人主义的倾向。最后是反对形而上学的科学思维方式,要求超越主客二元式认识论框架,追溯到主客未分的更深的源始层面,注重神秘的情绪体验,因而经常具有非理性主义的特征。
非理性主义
"非理性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种哲学思潮。顾名思义,非理性主义与理性主义是针锋相对的。古典哲学的主流是理性主义,大多数哲学家持一种乐观的理性主义,他们提倡科学,推崇知识,崇尚进步,相信理性统治世界之日,就是世界大同之时。然而,社会历史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等,粉碎了理性主义的美梦。与此相应,从19世纪末开始形成了一股非理性主义的思潮,例如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尼采的超人哲学、克尔凯郭尔的孤独个体,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存在主义对人生乃至世界的荒谬性的揭示……。非理性主义认识到传统理性主义的种种局限性,他们认为理性不过是人性的一部分,而且并非主导的方面。相应于理性主义对认识、知识和科学的推崇,非理性主义更强调意志、生命、感性、体验、情绪和情感等,认为这些东西才真正体现了人的本性。当然,所谓非理性主义并不是反理性主义。
权力意志
"权力意志"又译"强力意志",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概念,意指事物所具有的追求权力、优势、强大和自身超越的本能冲动。尼采改造了叔本华的生存意志或意志的概念,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自我则是永不枯竭的创造性的生命意志,他称之为"权力意志"。意志的本性并非象叔本华所认为的那样仅仅是求生存,而是追求权力,世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权力意志的创造和表现。他认为,以往的哲学,尤其是它的理性主义,推崇的是弱者的道德,以至于扼杀了意志、扼杀了生命。从权力意志理论出发,尼采提倡一种超人的道德,认为强者为王,弱肉强食,价值出于强力,力量源自意志,而人类的希望就寄托在超人的身上。尼采的非理性主义思想对后世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尼采对传统哲学的批判
19世纪德国哲学家尼采对传统哲学进行了激烈地批判,为20世纪现代西方哲学尤其是非理性主义开了新声。尼采将西方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陷入危机的根源归结为传统哲学的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要求重新估价一切价值。在他看来,西方哲学自苏格拉底以来,由于理性主义和基督教精神的传播,使原本富于生命力的西方文化日渐衰颓,到了近代已濒临灭亡。因而他对传统哲学的批判,主要批判的是它的理性主义。
首先,尼采对传统哲学的理性主义的批判是从批判苏格拉底开始的,他认为苏格拉底是西方理性主义的奠基者。尼采将理性与生命对立起来,把理性看作是生命力衰退的产物。当希腊城邦出现危机时,苏格拉底不是维护生命的利益,而是采取了理性这一背离生命的方式,从而将西方文化引向了科学世界观。从苏格拉底开始,西方人信仰理性万能,认为科学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真理,由此,科学掩盖了它的有限性,人的生命变成了工具。
其次,尼采批判了自柏拉图以来将世界划分为现象与本质的观念。从柏拉图的理念论开始,人们相信在变动不居的现象界之外存在着一个永恒不变的有秩序的本质世界。尼采则认为,这种否定真实的现实世界,寄希望于虚幻的本质世界或天国的观念,是理性主义哲学家和基督教逃避现实,没有勇气面对残酷人生,自我蒙蔽的结果。这种观念使人们在理性主义终于失败时难以接受虚无主义的现实。尼采认为,超越虚无主义的唯一办法就是揭穿理性主义的谎言,告诉人们世界只有一个,要人们勇敢地面对残酷的人生。
最后,尼采批判了逻辑和认识论。在他看来,逻辑作为理性的功能和方法,对于维护"本质世界"起了很大的作用。实际上,逻辑不过是按照人的生存需要而构造出来的工具,但是哲学家们却把逻辑看作是世界本身的结构,从而试图让现实世界去符合那些逻辑范畴,并且将它们看作是真理的因素,这就使逻辑范畴具有了价值的意义。这样一来,原本作为工具的逻辑成了价值标准,而人却不得不按照逻辑来生存,从而使他遗忘了自己应该追求的价值和意义。因此,西方哲学发展了一种认识论,它让人们相信,在世界上存在着本质性的真理,理性的功能就是认识真理,而实际上客观的真理是不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
尼采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具有极端的片面性,不过它的确揭示了传统的理性主义的局限性,对后人具有深刻的启发作用。
孤独个体
"孤独个体"是19世纪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哲学概念。作为存在主义的先驱,克尔凯郭尔不满于黑格尔的总体辩证法,认为人只是作为一个孤独个体而存在的。人的存在只是个人的精神存在或主观存在。因而存在总是个人的和主观的。克尔凯郭尔将人生描述为三个阶段或三种态度,这就是美学的或感性的阶段、伦理的或理性的阶段和宗教的或非理性的阶段。在他看来,只有选择信仰生活的人,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孤独的生命个体,义无反顾地成为自我,独自面对上帝,孤独地承受生命的艰辛和责任。克尔凯郭尔的有关思想对20世纪非理性主义思潮具有深刻的影响。
精神分析学派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围绕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形成的心理学、哲学流派,其中亦包含众多的派别。精神分析理论最初是心理学的一种理论,后来被它的创始人和继承者用来解释文学、艺术、宗教、历史等社会文化问题,并认为这些理论在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和个人行为中都具有根本的意义,从而形成了弗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的基本观点十分庞杂,而且由于流派的分歧亦有所不同。一般说到精神分析学派时,首先指的是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包括无意识理论、性本能论、人格结构说和社会历史观。它的基本观点是,在人的心理结构中最深层的是无意识领域,它是人的本能欲望以及与之相关的情感、意向的存储器。无意识系统中的本能冲动是人类精神中最原始的、具有强烈的心理能量的因素,它是人类行为最根本的动机源泉,是其中的决定性的因素,意识不过是无意识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象。性本能论认为,决定着人的意识的本能和欲望起源于性的冲动,弗洛伊德称之为"力比多"。弗洛伊德断定,性冲动是无意识本能冲动中最原始也是受压抑最深的,难以在公开场合得到充分的表现,因而便千方百计采取一切伪装的方式宣泄出来。人的心理结构是由无意识、意识和前意识所组成,个体的人格也相应地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领域。本我是人格的基础部分,它既无组织,亦无统一的意志,只有原始的、非理性的冲动。自我相当于经验的、理性的意识系统,代表审慎的理性。超我是社会性的自我,包括良心、道德、理想宗教感、社会感情等。这三个部分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人格的整体,只有三者的平衡才能使人格得到健康的发展,否则就会陷入精神疾病。弗洛伊德还将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提出了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既爱的力量或创造性的力量和恶的力量或毁灭的力量,并且用它来解释社会历史现象例如伟人的丰功伟绩和战争等。虽然弗洛伊德的观点有片面性的局限,但是它对于重新理解人的心理和人格以及某些社会现象,的确具有深刻的启发。
 

面向事情本身
"面向事情本身"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现象学的著名口号。现象学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流派,而是一种哲学运动。现象学运动以德国哲学家胡塞尔为其创始人,主要代表人物有马克斯·舍勒、海德格尔等,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象学的根本精神可以概括为一种方法,这就是"面向事情本身",亦译作"回到事情本身",正是这一方法使许多思想不同、情趣各异的哲学家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现象学运动。现象学所谓的"面向事情本身"可以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要求我们摆脱一切偏见,面对"实事"本身;其二是说,我们面对的是实事本身而不是实事背后的东西或"外物","实事"背后或"实事"之外无他,"实事" 就是最基本的对象。所以,"面向事情本身"中的"事情"不是事物或物自体,而是我们直接体验到的事情,亦即"思想"或"意识"中的"物",也可以说是意识自身。"面向事情本身"这一现象学的著名口号开辟了一个哲学研究的新领域,这个领域是传统哲学不曾有的,那就是超越主体客体二元对立式的认识论框架,追溯其更深层面的本源境域。
意向性
"意向性"是德国哲学家、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的哲学概念。现象学的研究领域是"意识",具体说来就是意识的意向性活动以及它的相关物。"意向性"是胡塞尔现象学的核心概念,但又是非常难以理解的概念。简单地讲,人的意识都是对某物(对象)的意识,离开了对某一特定物的趋向、指向或意向,就无所谓意识,因而意识总是指向、意向某物的意识,无论认识还是情绪、情感都有"指向物"或"意向物"。所以,意向的对象或某物指的不是外在的现实对象,而是意识中的物。胡塞尔反对将意向性对象与外在的现实对象加以区别,他认为二者是一回事。所以,意识的意向性与意向性的对象是意识范围之内的区别。一方面离开了对某物的"意向"就没有意识――意识总是针对某物的意向性活动,另一方面离开了意识的意向性活动就没有意向性的对象――对象乃是在意向性活动中形成的。这就意味着,在我们"认识"一个对象之前,这个对象已经是"意向对象"了,它就是在意识的"意向性活动"中生成的。因此,现象学要研究的就是意向对象的意向性活动本身的形式结构或先验要素等等"本源"的东西即"纯粹意识"。胡塞尔的现象学开辟了一个哲学研究的新领域,这个领域是传统哲学不曾有的,他要求超越主体客体二元式的认识论框架,追溯其更深层面的本源境域。
此在
"此在"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的主要概念之一。他认为,由于形而上学忽视了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存在论差异,因而陷入了在的遗忘。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提存在问题。至于如何解决存在问题,海德格尔认为,虽然存在者都是因存在而存在的,但是一问到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所以必须从存在者入手追问存在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找到一种存在者,这种存在者与存在有"存在论"的关系,即是说,这种存在者能够追问存在并且因它的存在而使存在显现出来。这种存在者就是我们向来所是的在者,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此在"这种在者本性独特,它是"去存在",即始终处在去存在的过程之中,因而它的存在就是存在的显现。另外,"此在"还具有"向来我属性"。这并不是说此在自始就是一个自我,而是说它在本性上是一个个体性的存在。人这种在者与其他在者的不同之处是,它不是凝固化的、现成的存在者,而是一个未成定型的、始终面对可能性筹划自身的开放的在者,所以"存在"在此能够存在出来,从而显现其自身。但是,并非此在所有的活动都可以使存在如前所是的显现。当此在领悟到自己是一个可能性的存在的时候,它就是本真地存在,如果此在不把自己看作是可能性的存在,而是以常人、大家或社会舆论之类的东西作为自己存在的标准,它就是非本真地存在,海德格尔称这种非本真的存在方式为"沉沦"。此在的沉沦对它具有天然的诱惑作用,因为那使它感到一切都已经被安排好了,一切都在最佳的秩序之中,所以有一种亲切的家园感。海德格尔试图以"提前到死中去","向死而在"的方式, 惊醒此在沉沦的美梦,将它迫入可能性之中,勇敢地承担起存在的责任,立足于自身而在世。
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先于本质"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哲学命题。在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的影响下,萨特建立了存在主义理论。他认为,人不同于任何事物,他不是现成的被规定好了的存在者,而是一种始终面向未来从而选择自己可能性的自由存在,因此并没有某种现成的先在的本质规定他,人是先存在,然后由他自己形成自己,所以人的存在先于本质。按照萨特的观点,人天生是自由的,自由不仅意味着能动性,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责任。换言之,人是自由的,必须由他自己承担起自由选择的责任和后果。所以,自由是人无法逃避的命运,因而归根结底必须由他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既然人是自由的,他始终面临着可能性,必须由他自己去选择,甚至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了不选择,那也就是说,究竟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究竟是英雄还是懦夫,完全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从此出发,萨特要求人们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命运,勇敢地去选择自己的未来。
萨特的绝对自由观突出强调了人的主体能动性,不过他仅仅将人理解为个人,忽视了社会历史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极端地对立起来,最终难以走出个人主义的困境。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是20世纪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哲学思潮,人本主义的代表之一。存在主义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统一的的哲学流派,它的成员观点各异,甚至分歧严重,不过在基本精神上有其一致性。存在主义的先驱有叔本华、尼采和克尔凯郭尔等,主要代表人物有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萨特等。存在主义反对传统哲学忽视人尤其是忽视个人的普遍理性主义,但是亦不同意分析哲学拒斥形而上学的激进的态度,而是主张将存在论建立在个人存在的基础之上,体现了一种反抗现代社会的异化现象,反抗群众社会对个体性的压制,提倡个人自由的哲学态度。因此,存在主义具有个体主义、非理性主义等特征。
语言的转向
"语言的转向"是20世纪西方哲学尤其是英美哲学区别于以往哲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被认为是哲学的一场革命。在20世纪西方哲学中,语言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研究,以至于人们不无夸张地认为,古代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自然或存在,近代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认识,现代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语言。语言的转向首先而且主要是英美分析哲学的基本特征,从弗雷格、罗素和维特根施坦开始,通过对语言的研究和分析来解决哲学问题成了英美哲学家的基本共识,在数理逻辑基础上形成的语言分析方法成了这些哲学家的基本方法。在这些哲学家看来,以往的哲学家之所以在几乎所有的哲学问题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原因就在于他们错误地使用了语言,因而维特根施坦主张通过对语言的批判来说明什么是可以说的,什么是不可说的,对于不可说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当然,在如何对待语言的问题上,这些哲学家是有分歧的。人工语言学派主张我们的日常语言是容易出错的,因而需要建立一种理想的人工语言来纠正它的错误。日常语言学派则认为,日常语言本身并没有错误,哲学家的错误在于他们错误地使用日常语言的缘故。实际上,不仅英美分析哲学,而且大陆哲学同样重视语言问题,虽然他们所关注的主要是语言的本体论意义和文化意义,这使得语言成为20世纪西方哲学普遍关注的对象。
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其主体是维也纳学派,,代表人物有石里克、卡尔纳普、艾耶尔等。逻辑实证主义是在罗素特别是在维特根施坦影响下形成的。逻辑实证主义是一批志同道合的哲学家和科学家通力合作的产物,尽管在某些问题上他们也有分歧,但是基本原则是一致的。石里克意外去世后,尤其是二战爆发,小组成员分散世界各地,逻辑实证主义逐渐衰落。逻辑实证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思潮的典型代表。在它看来,科学是人类所有知识的典范,一种知识要么是科学,要么就什么都不是,哲学除非成为科学的工具,否则就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种科学精神规定了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研究的问题的范围:(1)形式科学和经验科学之间的区别;(2)证实原则;(3)消除形而上学。例如卡尔纳普将陈述分为分析陈述和经验陈述,认为除此之外的陈述都是没有意义的。形而上学既不想断定分析命题,又不想落入经验科学范围,所以是伪陈述。于是逻辑实证主义便形成了它的"意义标准",亦即"证实原则"。一个陈述必须有意义,证实原则就是衡量命题有无意义的标准。实证主义者并不想在哲学争论中以此标准来判断谁是真的,谁是假的,而是在争论之前就先来解决一个问题:争论的问题是不是有意义?语言的表达方式是不是有意义?逻辑实证主义提出证实原则的目的就是为了清除形而上学。根据他们的观点,当形而上学被看作是对超验对象的认识时,这种认识的结果在原则上不可能被证实也不可能被证伪,因而是无意义的。因此,形而上学是一门毫无意义的学科,它的问题根本不是问题,它所提供的各种解答既不可能真也不可能假,因而没有认识上的意义。
拒斥形而上学
拒斥形而上学是逻辑实证主义的一个著名的口号,表达了他们对形而上学的激进的批判态度。逻辑实证主义认为,一个命题或陈述或者是分析的,或者是综合的即经验的。分析陈述可以用逻辑规则来衡量其正确与否,经验陈述则必须能够通过经验而得到证实,除此之外的一切陈述都是无意义的。由于传统的形而上学以超验的东西作为其研究的对象,因而既不可能被证实,也不可能被证伪,所以是毫无意义的胡说。我们甚至不能说形而上学是错误的,因为那样的话,就意味着还有某种正确的形而上学。实际上,形而上学的问题是虚假的,因而其理论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逻辑实证主义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是有意义的,不过过分激进的立场使他们在拒斥形而上学的同时,亦将非自然科学的知识例如伦理学、美学、人生哲学等一起排除在了知识的领域之外。
对不可说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
20世纪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施坦的哲学命题。维特根施坦在他的前期代表作《逻辑哲学论》中试图通过给语言划界的方式为思想划界,说明什么是可以说的,什么是不可说的。他认为,世界是由经验事实所组成的经验世界,语言是事实的图象,两者之间是对应的关系,因而语言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在这个界限之内是可以表达的东西,超出这个界限之外就是不可说的领域,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如果我们非要说不可,那就会产生一系列无意义的胡说,形而上学家们就是如此。维特根施坦似乎认为,真正重要的东西恰恰是这些不可说的东西,只是由于它们不可说,所以我们无可奈何。
维也纳学派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哲学学派,也被称作逻辑实证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石里克、卡尔纳普、莱欣巴赫等。20世纪30年代在维也纳以石里克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哲学小组,后来发展成为"维也纳学圈"或"维也纳学派"。维也纳学派是一批志同道合的哲学家和科学家通力合作的产物,尽管在某些问题上他们也有分歧,但是基本原则是一致的。维也纳学派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思潮的典型代表。在它看来,科学是人类所有的知识的典范,一种知识要么是科学,要么就什么都不是,哲学除非成为科学的工具,否则就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种科学精神规定了他们研究的问题的范围:(1)形式科学和经验科学之间的区别;(2)证实原则;(3)消除形而上学。卡尔纳普将陈述分为分析陈述和经验陈述,认为除此之外的陈述都是没有意义的。形而上学既不想断定分析命题,又不想落入经验科学范围,所以是伪陈述。于是维也纳学派便形成了它的"意义标准",亦即"证实原则"。一个陈述必须有意义,证实原则就是衡量命题有无意义的标准。维也纳学派提出证实原则的目的就是为了清除形而上学。根据他们的观点,当形而上学被看作是对超验对象的认识时,这种认识的结果在原则上不可能被证实,也不可能被证伪,因而是无意义的。这就是说,形而上学是一门毫无意义的学科,它的问题根本不是问题,它所提供的各种解答既不可能真也不可能假,因而没有认识上的意义。
维也纳学派在20世纪西方哲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科学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维也纳学派对形而上学的激进的批判立场,对科学精神的倡导,对语言问题的分析,对科学方法的研究,对哲学和科学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证实原则
"证实原则"是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原则。逻辑实证主义将命题或陈述分为分析陈述与综合陈述或经验陈述,认为除此之外的陈述都是没有意义的。形而上学既不想断定分析命题,又不想落入经验科学范围,所以是伪陈述。于是,逻辑实证主义提出了一种衡量命题的意义的"意义标准",亦即"证实原则"。一个陈述必须有意义,证实原则就是衡量命题有无意义的标准,因而正如逻辑实证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石里克所说的,"一个陈述的意义在于它被证实的方法"。实证主义者并不想在哲学争论中以此标准来判断谁是真的,谁是假的,而是要在争论之前就先来解决一个问题:争论的问题是不是有意义?语言的表达方式是不是有意义?所以,意义标准或证实原则并不是用来判断陈述的真假,而是要在判断之前先来决定这个陈述是不是有意义。逻辑实证主义提出证实原则的目的就是为了清除形而上学。根据他们的观点,当形而上学被看作是对超验对象的认识时,这种认识的结果在原则上不可能被证实,也不可能被证伪,因而是无意义的。由于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过分依赖于经验,使得它在拒斥形而上学的同时,亦使难以用经验证实的科学理论成了问题,因而最终失去了作用。
证伪原则
证伪原则是奥地利裔英国哲学家波普的哲学理论。波普曾经参加维也纳学派的活动,但他不同意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走上了一条独立的道路。波普主张科学的特征是批判思维,科学理论必须能够为经验所检验,不过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不是经验的可证实性,而是经验检验的可证伪性。波普对可证实性原则的批评是与他关于归纳问题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原则上是经验的证实,因而与归纳之间没有区别。问题是,不仅许多科学理论不能得到经验的证实,而且即使可以得到经验的证实,也因为经验的或然性而无法被证明为科学。因此,波普虽然坚持科学必须通过经验的检验,不过他认为不是被经验证实,而是被经验证伪。所以,科学不是通过可证实性,而是通过可证伪性而成为科学。换言之,一种理论如果不能被证伪就不是科学。他发现,一个全称命题无论多少单称命题都不可能证实它,归纳逻辑是不可靠的,但是只要有一个单称命题就可以否定它,而这种否定实际上是演绎逻辑的一种形式。所以,全称命题不能在逻辑上用经验证明其真,但却可以在逻辑上用经验证明其假。波普的科学哲学提倡批判思维,推崇演绎反对归纳,以证伪原则推翻了证实原则,因而被称为批判理性主义。
 
范式
美国科学哲学家、科学史家库恩的哲学概念。"范式"一词借自语言学,原意是语法中表示词形的变化规则,如名词变格、动词变位,由此而引申出模式、模型、范例等诸多意思。库恩用"范式"来指称科学共同体的共有信念,它是一个包括各种科学、哲学、社会因素在内的综合体,库恩后来也称之为"专业团体"。在某种范式的指导下,科学家团体不断积累知识,由此而形成了"常规科学"。常规科学是科学研究中的常态,它使科学研究呈现出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虽然总会出现与范式所预期的不相符合的"反常"现象,但范式既是学科成熟的标志,是科学家团体所共同遵从的理论体系和规则范型,它就有能力促使科学家去"调整反常",直至把范式理论调整到使反常者不反常为止。但是,一旦反常者的频率越来越高,某些敏感的科学家就会觉察到这类反常对范式构成了根本的威胁,范式的"危机"便到来了。一旦一切调整均归无效,唯一需要的就是寻求一个新的范式来代替旧的范式,科学革命就开始了。例如,当科学家运用托勒密的地心说进行天文观测,遇到越来越多的麻烦时,他们总是相信可以通过局部的调整来消除误差,但结果往往是旧的刚消除,新的又冒出来。哥白尼觉察到,问题一定出在托勒密体系这个范式本身,他怀疑这样一个繁杂而不确切的体系不可能与自然界运动的相吻合。于是,他放弃了地心说的旧范式,而致力于建立日心说的新范式。因此,范式的变革不是"知识的直线积累",而是一种创新和飞跃,一种科学体系的革命。
因此,科学革命的实质是科学家用以观察世界的"观念的网络"的更新。每一场科学革命都使科学共同体放弃了一个由来已久的科学理论,而采纳一个与之不相容的新理论,或者说,用一个新范式取代旧范式。库恩的这种科学哲学理论被称为科学历史主义。
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的一种方法论思潮,产生于60年代法国一些思想家对存在主义具有浓厚主观色彩的"人学"的批判中,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运用了大致相同的结构方法,在人文学科中兴起了一场方法论革命,因此而被称之为结构主义。结构主义公认的领袖是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主要代表人物有阿尔杜塞、拉康、福柯等。
结构主义起源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他认为语言是一个自足的系统,语词的意义是由语词之间的关系所决定。他关于"言语"和"语言"、"能指"和"所指"、"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区分,形成了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索绪尔把语言看作一个符号体系,认为应对它"共时地"加以研究,即当作一个相对稳定的完整体系加以研究,而不是仅仅根据它的历史发展,"历时地"加以研究。每一个符号都可看作是由一个"能指词"(如语言的声音和形象的构成物)和一个"所指词"(语言的概念或意义)组成。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武断而任意的,不过是文化的、历史的约定俗成而已,例如汉语中的"猫"在英语中是"cat"。在一个符号体系中,每一个符号只是凭着它与其他符号的差异而具有意义。因此,研究符号系统,不必关注符号所指的对象,即符号实际表示的事物,而只需关注符号的关系结构。
当人们将这种语言学理论运用于语言之外的对象和活动时,就形成了结构主义运动。时装系统、饮食习惯、竞技规则、亲属称谓、神话传说、艺术作品等等,总之,但凡人类的文化行为和产品都可以看作是符号系统,都可以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加以研究。这一研究的特点在于:它所关注的不是意义本身,而是意义得以产生的语法规则或语言机制。例如交通信号灯中的"红色",单就其本身而言,它并没有"停止"的意义,只是因为与其他颜色(绿色和黄色)共存于一个差异系统中才产生了"停止"的意义。结构主义在研究的时候就不会去注意"红色"(符号)与"停止"(意义)之间的关系本身,而是着力分析意义是怎样通过符号之间的差异产生的。另外,结构主义用语言的或社会的结构、规则、符码等来描述社会现象,其目的是为了批判从笛卡尔到萨特这一哲学传统中的主体概念,认为主体是语言、文化或无意识的衍生物,是由语言系统中的关系构成的,是社会和语言建构的结果。换言之,人不过是结构整体中的一个关系项,而不是独立的主体。不是人赋予世界以意义,而是结构赋予人以意义,因而结构主义宣称"主体死了"。
结构主义是由科学方法在人文学科中的应用而形成的方法论思潮,对于批判存在主义的主观主义和个体主义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它过分强调整体、系统对个体的决定性制约,因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法兰克福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一个流派,产生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因位于德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的社会研究所而得名。创始人是霍克海默尔,主要代表有阿多诺、马尔库塞、弗洛姆、哈贝马斯等。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兰克福学派经历了三个时期:1930-1939年的欧洲时期,1939-1949年的美国时期,50年代至今的德国时期。法兰克福学派将它的基本理论"社会批判理论"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因为批判性是马克思理论的实质。它的基本特征是:首先,并不受马克思主义传统的限制,将马克思主义看作是批判现代社会的出发点,大量利用各种哲学流派的思想材料,例如黑格尔的辩证法、存在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马克思早期有关人道主义和异化的思想,都成为其思想的来源。其次是超党派,不参与任何政治运动,始终强调理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核心是其"社会批判理论"。在他们看来,当代社会已进入了"发达的工业社会"或"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成为统治一切的力量,自动化则改变了工人阶级被剥削的地位,剩余价值的源泉不再是对工人的剥削,而是来源于科学技术的革命。因此,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过时了,应该用"否定的辩证法"取代以往的辩证法,用"劳动"和"相互作用"取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用"心理革命"或"本能结构的革命"实现社会革命,通过改变人、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来建立人道主义的健全社会。当然,法兰克福学派成员的思想亦有所不同,各有各的特点。
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尤其是它的社会批判理论,对于20世纪西方哲学产生了广泛深入的影响,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代表。
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声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的统称。卢卡奇、柯尔施和葛兰西被看作是它的思想先驱,主要包括法兰克福学派,以及与各种思潮流派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如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它们反对教条主义,分别发挥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人道主义和异化思想等,主张重新发现、重新创造或补充马克思主义,试图在"发达的工业社会"的背景下寻求实现理想社会的新途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于东西方的意识形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邀请 分享到人人 举报

评论 (0 个评论)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6-16 07:01 , Processed in 0.069374 second(s), Total 7, Slave 7(Usage:5.2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返回顶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