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考研论坛 返回首页

hujilin1229的个人空间 http://home.kaoyan.com/?399417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记录考研之路

已有 593 次阅读2011-4-10 12:17

2011年3月26号7点15分,终于整个考研的征程划上了一个句号,不管这个“句号”是完美的,还是有残缺的,毕竟我走完了那么一段考研之路,现写一段文字记录下这一年的点滴。

记得是2010年3月1号,开始和林志坚(成功成为哈工大学术研究生,恭喜下)开始了考研之路,当初我们两个人抱着高数课本就去了教室,刚开学,教室人不多,也有点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开始复习,怎么看书。不过要的就是这样的点滴,然后养成学习的习惯。毕竟刚接触考研时更多的是一种兴奋的心情,当时浮现在脑海中也都是考上了之后的生活将是多么美好,更少考虑的是如果考不上是什么的后果。然后等着上届学长成绩出来后,就向他们请教学习的方法,这里特别感谢下三哥(哈工大研究生),在复习的开始之初还是给我们提了一些蛮中肯的意见。现在有一些学弟会打电话过来(很多都是不认识的),这时我就想到了去年的自己,很有感触,当然我也很积极的和他们说了自己这一年的感受和开始的复习方法。

接下去就这样一直的看着书,也渐渐多了一些研友,大家一起为了考研这个大的方向一起努力。到了4月份左右,开始有很多辅导班的宣传资料铺天盖地的飘了过来,本来当初定了心不报班的(三哥也强烈建议不要报班),可是当时看着一个个同学都报班了,见面时也总会问起报了什么,一直没报的我开始心慌了,然后嘛为了给自己买个心理安慰就报了**的一个政治班,其他班一概不报,当初选择也没什么报很大希望,也就是因为当初这个价格最便宜,然后就报了一个,以后有人问起也只要两个字“报了”。所以终于报班风波终于过去。

接下去又是开始自己的复习之路,刚开始嘛,就两门功课,数学和英语。数学很认真的看着书,因为开始的蛮早的,所以很仔细的先把基本课本先看了一遍,包括课后的大部分习题(其实个人感觉如果开始的晚的话,好好看看全书,然后啃里面的知识点,这样效果也不错,主要是看书之后,课本的有些知识点不考的,像有些比较难的点,看多了就浪费时间,不过本人没有这样做,所以这个方法没有经过实践检验,具体效果如何不知)。在这说下数学开始的复习用书:高等数学课本上下册,线性代数课本,概率论课本这里的课本有些人会问要不要用大纲要求的什么高数是同济的,线代是什么的,概率是什么的,我觉得吧,没这个必要,自己上课用过的书,我感觉比新书用的更上手。然后嘛就是复习全书了,市面上较流行的是陈文灯的和李永乐的,我选择的是李永乐的,这个嘛反正反应不一,说什么要考高分就选陈文灯的,基础不好选李永乐的,我觉得这个纯属扯淡,你做一本陈文灯的就肯定高分?个人感觉,只要把知识点弄透了,每本书都一样的,当然听说陈文灯里面有些方法是蛮好的,不过我一直没去看,坚持李永乐系列。

到了要看英语了,这个问题我真的就说不清楚了,反正刚开始我一直是在做阅读的,可是当时学长们给我的建议是阅读必须攻克,起码得有80%的正确率。当时真的被吓怕了,自己做的正确率就是60%左右,这个离那个目标说远不远,但是要达到确实很难,因为当到达一定高度之后,再往上一点都会倍感艰辛。说实话,虽然一直在做阅读,当时到了最后阶段,本人就没发现有多大提高,好像还是那么点水平,当时心就更慌了,想想这样一年的付出可能就白费了。不过最后考出来成绩还可以,有人说上海今年改得比较水,所以,到底是我水平好了呢,还是改得水了呢,那就不得而知了,因为我没对过答案,不知道自己客观题做的如何。所以吧,英语我的一句话是“平时嘛好好复习,考试看人品”。

再接下来就开始纠结于报考专业、学校,学校嘛本来就认定了SJTU,不过今年的复试,让我对他印象变差了很多,至于专业,本来想跨度大点,去船舶的,后来,看到分数线比前年疯涨30分,我犹豫了,毕竟跨度这么大,分数线又疯涨,然后就去想着不跨专业,考本专业,然后就乘他们复试之际,奔赴学校,实地考察,当然也认识了很多学长,给我后面的复习还是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不管是勉励,还是在有些学习问题上的帮助都很大。不过后来在网上看到了现在报考的这个学院和专业,就毅然选择了这里。理由嘛:1.这个学院刚成立不久,分数线低,成功的概率大。2.这个方向还是蛮感兴趣的,以后前景应该也不错。就这样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对于报考专业嘛,这个因人而异,有些人希望压力大点,这样才会有动力,如果压力小了,可能就会很懒散,那我觉得吧,开始可是先压力大点,然后努力前行,都会成功的。但像我吧,我觉得减少自己的心理负担更有助于自己的发挥,这个在复习后期将会有很大的体现,不过在准备过程中我还是认认真真的做好自己该做的每一个环节,毫不放松。总结下嘛就是“低目标,严要求”。

再到后面那就是暑假的到来了,可以说这两个月是最疯狂的了(可是我不跟他们疯),回家一个星期,然后马上回校复习。学校考研教室并不多(主要是有空调),加上图书馆两层楼,所以在学期中考研教室还没那么紧张,一到了暑假,大家都疯狂了起来,本来我还能签到A座的,后来他们5点半起来去排队,(阿姨6点多点过来开门),我直接去了B座,跟他们拼不起,那时还能每天晚点起来7点左右的样子。B座人还少,可是到后来不知哪冒出来的人,我去B座也要早起了,这些彻底慌了。不过没办法,不早起没座位啊,在别的教室热死,根本没有效率可言。然后此处省略N个字。

直接到了备考的最后一个月,这个月是最痛苦的,因为前面你还感觉时间还蛮充裕的,可是,到了仅剩下一个月的时候,你的心理防线就处于了崩溃的边缘。觉得这个还没看那好,那个还不会。当时我最揪心的就是政治和英语了,一门英语,一直准备着,可是效果实在是不明显。一门政治,最讨厌的一门课,拼命记还是记不住,最要命的还是要记错,记混了,心里那个着急啊。然后当时心里默念的就是“分不在高,过线就行”,两门单科如果挂了,其他考的再高也没用啊。于是乎把专业课和数学的时间挤了又挤,最后数学由每天的四个小时变为三个小时再变为两个小时,而专业课也缩减时间,然后政治一个早上加上一点中午时间,英语一个下午再加点晚上时间。全部精力花上去了。和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赵荧同学(顺利进驻哈工大航空航天,恭喜下),最后一个月就坐我一个旁边的,其实就是找压力去的,她学习太认真了,然后为了给自己压力,就搬了过去,给自己点动力啊。她每天花的时间刚好相反,数学,专业课投入很多,政治英语投入很少。可是我们两个的成绩却和这个付出完全不成比例,她政治英语达到了,80,79,牛人水准啊,不过我的英语可能也受她熏陶吧,哈哈。

考研的录取结果出来好些天了,在家平静了好几天的心情,终于感到了无聊,今天回校了。

接着上次没有写完的部分,记录整个考研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奋力拼搏了之后,开始了初试的征程,现在还依然记得初试的那些点滴,不过在这里不再赘述。还记得当初考完试的那天晚上,出去大吃了一顿,一帮研友一起,也算是一种发泄吧,考完了就不再去想!
接下来就是放假,不过在回家之前还是很拼命的找工作。我这个人可能就是比较谨慎吧,我不希望把自己往一条绝路上逼,总喜欢给自己多一点选择,虽然在选择时又会很犹豫,不过想着有选择总比没有选择的好。记得2011年1月18日,杭州国际和平会展中心,在这里,我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投简历、找工作,而且是第一个顶着发烧去找工作。到了中午,整个人感觉到全身乏力,更是开始发抖。可是竟然西湖电子下午就要我们去面试。最后的结果就是面试没有成功,人跑到了老姐家去挂点滴了。
这个只是一个题外话。反正当我在准备初试的时候,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好好的应付考试,心无找工作的杂念,或者这个念想只在我心里一闪而过。当我在考完试的时候,我的心里那就是一门心思的找工作,当初给自己的心理暗示就是,自己考研失败了,必须要找到一份好工作,要不一毕业就等于失业了。就这样抱着这种心态开始了我的求职征程。过年回家,在走亲戚的时候,我也不提自己研究生的事,反正跟他们就是说自己毕业了,要工作了。不想给自己这么大压力(考研万一考不上的压力)。
这学期开学回来,初试成绩一直没有出来,然后就一直还是在求职阶段,当然在这时,有不少同学都开始准备研究生复试了。这时我的想法就是好好找工作,复试成绩出来再准备还来得及,如果不上,准备了也没有用,等于白白浪费时间。就这样用找工作来麻痹自己,用来找工作来度过那等待成绩的煎熬时间。可以说这次求职的过程还是进展蛮顺利的,在通过浙大中控的重重面试中控之后,接到了人生的第一份offer,接着就是杭可的一份offer,再接着就是意想不到的和利时的offer。可以说这些工作都是好公司,进去之后发展前景也相当可观,甚至让我产生了考上了要不要去读研的想法。
在成绩快要出来的几天是最让人煎熬的,可以说度日如年,每天都要刷新论坛和交大官方网站好几遍,期盼着能够给我一个惊喜。因为浙江省的成绩在3月1日公布,这样好多同学的分数都知道了,周围的人都沉浸在一份份高分捷报的喜悦之中,留给我更多的就是恐惧了。真的,这个时候特别恐惧,害怕自己的成绩出来一个300出头,真的十分害怕,可以说这几天的心灵是最脆弱的。最后在经过了无比煎熬的4天之后,在3月4日晚上,终于在交大研究生院的网上站上刷出了自己的成绩。看到成绩的那会有点儿欣慰,感到自己这一年的付出没有白费,感到终于有了点收获。
紧接着就是收集复试信息,包括复试的人数,分数线等等,当然也通过各种自己能够利用的渠道收集,可惜没有打听到,最后还是官方公布出来,然后又通过复试名单,找到了复试的同学相互了解。紧接着就是准备复试。因为没有笔试,所以面试决定复试的成败,于是乎好好的突击英语。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语这东西,个人感觉突击是没有用的,英文自我介绍还可以好好的准备下,背诵下,可是关于回答的问题,那些就无法准备了,只能靠临场发挥、平时的积累。
在复试还有三四天的时候,我就过去上海了,因为在那里住的问题解决了,住表哥那边,然后就浩浩荡荡的来到上海,准备复试。因为住的是徐汇,所以还特意在周一进行了一次踩点彩排,早上六点起来去做地铁,看感到闵行校区需要多上时间,最后在7点40分的时候赶到了学校,看来不需要在学校周围订宾馆了,特别是在这复试的特殊时期,定个宾馆可是个费钱的事。
复试当天,早上七点半就赶到了空天院,准备复试,呵呵,可能有点早,第一个到。后面陆续来了几个同学,因为当初网上都联系好了,见面之后倍感亲切。当初没有什么这个竞争对手的感觉,给我的感觉就是,大家以后就是师兄弟,相互照顾,相互学习。我是第二个复试,当然也就没什么时间与第一个复试的交流下复试的经验什么的,就等我一分钟不到,我进去了。进去首先是自我介绍,这个还是很常规的,最后两个主考官发问的一连串问题,确实把我弄懵了,一直听说有这么一回事,这种事情就在我身上发生了。这就是之前提到过的名校歧视情节,一直以为好学校会很公正,英雄不问出处。可是可能是我太单纯了,确实这个可能就是一个人给别人的初始印象,211或985与一个普通本科院校确实给人的印象那会差很多。当时也气愤的,不过后面经过一系列人的开导,也想通了,这种事情确实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即使在考研复试的时候不发生,在以后找工作的过程中也会发生,我们不一定要学会逆来顺受,但是还是要好好加强自己的心理素质。当别人指出你这方面的不足的时候,你能做的不是争辩什么,要做的只是除了这个比较有缺陷的方面,在其他方面展现你的优势,在进入之后,好好努力,因为这时你和别人是同一起跑线,好好加油,让别人刮目相看!
可能这个复试就是这样给我上了一课吧,让我更好的认识自己,最后的结果出来,还是令我十分满意的,在这里再一次感谢所以支持、鼓励、陪伴我的人,谢谢!
经过这一年的考研洗礼,这一个人生的转折点,我选择了继续学业。做这个选择并不是逃避面对社会,只是为了以后更好的面对社会,对自己说的一句话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邀请 分享到人人 举报

评论 (0 个评论)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5-7-7 14:52 , Processed in 0.068454 second(s), Total 7, Slave 7(Usage:3M, Links:[2]1,1_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返回顶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