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6号7点15分,终于整个考研的征程划上了一个句号,不管这个“句号”是完美的,还是有残缺的,毕竟我走完了那么一段考研之路,现写一段文字记录下这一年的点滴。 记得是2010年3月1号,开始和林志坚(成功成为哈工大学术研究生,恭喜下)开始了考研之路,当初我们两个人抱着高数课本就去了教室,刚开学,教室人不多,也有点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开始复习,怎么看书。不过要的就是这样的点滴,然后养成学习的习惯。毕竟刚接触考研时更多的是一种兴奋的心情,当时浮现在脑海中也都是考上了之后的生活将是多么美好,更少考虑的是如果考不上是什么的后果。然后等着上届学长成绩出来后,就向他们请教学习的方法,这里特别感谢下三哥(哈工大研究生),在复习的开始之初还是给我们提了一些蛮中肯的意见。现在有一些学弟会打电话过来(很多都是不认识的),这时我就想到了去年的自己,很有感触,当然我也很积极的和他们说了自己这一年的感受和开始的复习方法。 接下去就这样一直的看着书,也渐渐多了一些研友,大家一起为了考研这个大的方向一起努力。到了4月份左右,开始有很多辅导班的宣传资料铺天盖地的飘了过来,本来当初定了心不报班的(三哥也强烈建议不要报班),可是当时看着一个个同学都报班了,见面时也总会问起报了什么,一直没报的我开始心慌了,然后嘛为了给自己买个心理安慰就报了**的一个政治班,其他班一概不报,当初选择也没什么报很大希望,也就是因为当初这个价格最便宜,然后就报了一个,以后有人问起也只要两个字“报了”。所以终于报班风波终于过去。 接下去又是开始自己的复习之路,刚开始嘛,就两门功课,数学和英语。数学很认真的看着书,因为开始的蛮早的,所以很仔细的先把基本课本先看了一遍,包括课后的大部分习题(其实个人感觉如果开始的晚的话,好好看看全书,然后啃里面的知识点,这样效果也不错,主要是看书之后,课本的有些知识点不考的,像有些比较难的点,看多了就浪费时间,不过本人没有这样做,所以这个方法没有经过实践检验,具体效果如何不知)。在这说下数学开始的复习用书:高等数学课本上下册,线性代数课本,概率论课本。这里的课本有些人会问要不要用大纲要求的什么高数是同济的,线代是什么的,概率是什么的,我觉得吧,没这个必要,自己上课用过的书,我感觉比新书用的更上手。然后嘛就是复习全书了,市面上较流行的是陈文灯的和李永乐的,我选择的是李永乐的,这个嘛反正反应不一,说什么要考高分就选陈文灯的,基础不好选李永乐的,我觉得这个纯属扯淡,你做一本陈文灯的就肯定高分?个人感觉,只要把知识点弄透了,每本书都一样的,当然听说陈文灯里面有些方法是蛮好的,不过我一直没去看,坚持李永乐系列。 到了要看英语了,这个问题我真的就说不清楚了,反正刚开始我一直是在做阅读的,可是当时学长们给我的建议是阅读必须攻克,起码得有80%的正确率。当时真的被吓怕了,自己做的正确率就是60%左右,这个离那个目标说远不远,但是要达到确实很难,因为当到达一定高度之后,再往上一点都会倍感艰辛。说实话,虽然一直在做阅读,当时到了最后阶段,本人就没发现有多大提高,好像还是那么点水平,当时心就更慌了,想想这样一年的付出可能就白费了。不过最后考出来成绩还可以,有人说上海今年改得比较水,所以,到底是我水平好了呢,还是改得水了呢,那就不得而知了,因为我没对过答案,不知道自己客观题做的如何。所以吧,英语我的一句话是“平时嘛好好复习,考试看人品”。 再接下来就开始纠结于报考专业、学校,学校嘛本来就认定了SJTU,不过今年的复试,让我对他印象变差了很多,至于专业,本来想跨度大点,去船舶的,后来,看到分数线比前年疯涨30分,我犹豫了,毕竟跨度这么大,分数线又疯涨,然后就去想着不跨专业,考本专业,然后就乘他们复试之际,奔赴学校,实地考察,当然也认识了很多学长,给我后面的复习还是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不管是勉励,还是在有些学习问题上的帮助都很大。不过后来在网上看到了现在报考的这个学院和专业,就毅然选择了这里。理由嘛:1.这个学院刚成立不久,分数线低,成功的概率大。2.这个方向还是蛮感兴趣的,以后前景应该也不错。就这样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对于报考专业嘛,这个因人而异,有些人希望压力大点,这样才会有动力,如果压力小了,可能就会很懒散,那我觉得吧,开始可是先压力大点,然后努力前行,都会成功的。但像我吧,我觉得减少自己的心理负担更有助于自己的发挥,这个在复习后期将会有很大的体现,不过在准备过程中我还是认认真真的做好自己该做的每一个环节,毫不放松。总结下嘛就是“低目标,严要求”。 再到后面那就是暑假的到来了,可以说这两个月是最疯狂的了(可是我不跟他们疯),回家一个星期,然后马上回校复习。学校考研教室并不多(主要是有空调),加上图书馆两层楼,所以在学期中考研教室还没那么紧张,一到了暑假,大家都疯狂了起来,本来我还能签到A座的,后来他们5点半起来去排队,(阿姨6点多点过来开门),我直接去了B座,跟他们拼不起,那时还能每天晚点起来7点左右的样子。B座人还少,可是到后来不知哪冒出来的人,我去B座也要早起了,这些彻底慌了。不过没办法,不早起没座位啊,在别的教室热死,根本没有效率可言。然后此处省略N个字。 直接到了备考的最后一个月,这个月是最痛苦的,因为前面你还感觉时间还蛮充裕的,可是,到了仅剩下一个月的时候,你的心理防线就处于了崩溃的边缘。觉得这个还没看那好,那个还不会。当时我最揪心的就是政治和英语了,一门英语,一直准备着,可是效果实在是不明显。一门政治,最讨厌的一门课,拼命记还是记不住,最要命的还是要记错,记混了,心里那个着急啊。然后当时心里默念的就是“分不在高,过线就行”,两门单科如果挂了,其他考的再高也没用啊。于是乎把专业课和数学的时间挤了又挤,最后数学由每天的四个小时变为三个小时再变为两个小时,而专业课也缩减时间,然后政治一个早上加上一点中午时间,英语一个下午再加点晚上时间。全部精力花上去了。和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赵荧同学(顺利进驻哈工大航空航天,恭喜下),最后一个月就坐我一个旁边的,其实就是找压力去的,她学习太认真了,然后为了给自己压力,就搬了过去,给自己点动力啊。她每天花的时间刚好相反,数学,专业课投入很多,政治英语投入很少。可是我们两个的成绩却和这个付出完全不成比例,她政治英语达到了,80,79,牛人水准啊,不过我的英语可能也受她熏陶吧,哈哈。 考研的录取结果出来好些天了,在家平静了好几天的心情,终于感到了无聊,今天回校了。 |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5-7-7 14:52 , Processed in 0.068454 second(s), Total 7, Slave 7(Usage:3M, Links:[2]1,1_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