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考研论坛 返回首页

小狐狸乖的个人空间 http://home.kaoyan.com/?467559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调剂信息,抱歉很乱很多,但重要的涂色了。

热度 2已有 1157 次阅读2011-3-8 10:40

对于一些考生来说,调剂是最后一根救命草。那么,如何抓住这根救命草起死回生呢?下面就总结一些经验及技巧供广大考生参考。

教育部规定,考生如果符合复试条件而不能在第一志愿院校参加复试的,考生档案应送至第二志愿院校或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调剂。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由于招生计划的限制,有些考生虽然达到分数线,但并不能被安排复试或复试后并不能被录取,对这些考生,招生单位将负责把其全部材料及时转至第二志愿单位,这个过程即称为考研调剂。

通过了国家划定的初试分数线、具有复试资格而在第一志愿学校又没有复试机会的考生,需要在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院校才能有考研最后成功的可能。因此,对于这些情况的考生来说,调剂是最后一根救命草。那么,如何抓住这根救命草起死回生呢?现总结以下经验及技巧共广大考生参考。

首先,你得知道怎样来争取调剂,也就是争取调剂的的方法:

1. 要确定你的分数线到底是在哪个地区的分数线,ABC类,以便做到有的放矢。如果你的分数线根本不够A类,那就针对BC类。

2. 大家在报考时就应留意所报考的专业在全国有哪些单位招生,入学考试科目的招生专业在全国有哪些单位,以便调剂录取。

3. 知道自己的成绩达到分数线后要经常和所报考的招生单位研招办联系,尽早知道能否被录取的信息。若不能被录取就尽快与上述单位研招办联系,看哪个单位能接收你,若有中意的接收单位,应及时向该单位表明调剂意向,请该单位研招办及时发函与你的报考材料所在招生单位(一般是你所报考的第一志愿的研招办)取得联系,索取你的报考材料。在材料转寄期间,应该经常和两招生单位联系,了解材料寄发和接收情况。

4. 近年来,教育部确定的复试分数线,对报考边远八省区(内蒙、新疆、宁夏、青海、甘肃、广西、云南、贵州)以及部分特殊学科专业考生的要求有所降低。考生应经常和研招办联系,尽早搞清教育部对复试分数线的确定情况,若自己的初试成绩未达到第一志愿的复试分数线,但达到了边远八省区的复试分数线,考生本人可以及时通过电话或邮政快件与有本专业招生的边远八省区的招生单位研招办取得联系,看他们是否愿意接收,若同意接收,就立即与原报考单位联系,按规定手续将报考材料转到接收你的招生单位的研招办。然后,按接收单位研招办要求的时间去参加复试。

下面就总结成功调剂的六大必备技巧:

1. 及时了解自己的排名情况

分数出来后,要尽快打听出自己的排名,以确定自己是否能参加复试。如果只是知道分数,即使自己分数相当不错,也不能盲目乐观,因为别人可能考的更好。因此,了解到自己分数后,如果成绩都过线了,看能否去复试,否则要尽快寻找调剂院校。

2. 主动出击,广泛撒网但要注意有的放矢

确定自己分数过线但不能去第一志愿学校复试时,就应该主动出击,寻找各方面调剂信息。宁可以后在几所学校里选择,也不要把自己吊在一棵树上。向所报考学校研招办询问他们是否可以推荐调剂,如果有自然好,那样机会大点。

三四月份许多网站上都会专门发布调剂信息,如中国考研网、中国教育在线、新浪、搜狐等网站,一般公布出来的信息也比较真实可信。还有就是通过你的关系网去打听了,如果你有朋友同学在某个学校,可以请他们帮你打听。如果你母校的老师和哪个学校有联系,可以请他们帮忙推荐。如果你符合那些学校的调剂条件,就可以马上电话咨询或信件联系。要注意截止日期,一定要在截止前寄去要求的材料,晚了就是你再优秀也不要了。所以,一定要抓住时机。

在咨询的时候大家最好用电话联系。信件和电子邮件比较费时间,而且这个时候研招办通常都比较忙,人家是没时间给你回的。除非是他要你写过来。而且有的学校的邮件地址没来得及更新,早就作废了。有人会问,难道去给全国每个学校都打电话问吗?这当然是要有所取舍了。比如说,你想去北京读书,那就重点锁定北京地区的学校,其他地区的学校除非很有把握,一般都不考虑了。确定地点后,再确定学校。如果考的是文科,那么文科类院校和综合类大学这时都比较满了,就是一所三流文科学校都很可能全部满了。所以考虑试试理科院校的文科方向,因为这类学校的文科一般报的人比较少,知道的人更少。当然,这些学校的文科肯定是不如综合类和文科类大学了,但至少学校还不错,那还是值得去读的。

3. 注意母校和原报考学校,必要时需亲往其他调剂院校

这两个地方其实是最有保证的地方。母校都对自己的学生有感情,就是招满了也可以考虑调剂你。如果通过以前的老师等关系就更好了。原报考学校不一定所有专业都招满了,如果有其他专业可调剂,肯定优先考虑第一志愿报考该校的学生。

问好情况后,一般就可以确定下来几所有希望接受调剂的学校了。你可以马上准备材料寄过去了。但是最好自己亲自把材料送过去。到了学校相关院系,你可以向老师多了解该校该专业情况了。还有就是要记得多多推销自己,让老师对你留下印象。材料里不但要把各项情况写明,更要突出自己的优点长处。很多人就是把材料一交就走了,殊不知,有的老师转手就把你的材料往某个角落一放,就再也不理会了。一定要看他放在专门的地方,并告诉你如何等通知、如何联系。如果他不说,你也要主动提出。多问一点是一点,努力提高被录取的几率。当然,如果实在磨不出东西,那你也不用老缠人了,引起反感就不好了。

4. 与意向学校保持联系,同时要抓紧时间复习,一有机会多多复试

交了材料后,就是回去等复试消息了。这时候,有的人就再也不闻不问了。要知道,这个时候就是确定复试人选的关键时刻,最好能和你调剂的学校保持一定的联系。如果没什么问题,就可以安心准备复试了。如果不行,还可以抓紧时间联系其他地方,不要把自己在一棵树上吊死了。以前拒绝过你的学校仍可以再做一次回访,有的学校情况是有变化的。之前招满的学校到后来可能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如疾病,体检不合格等)又招不满了。所以,这些都要自己去打听。自己不争取的话,机会就白白溜走了。如果你在有的学校有同学、学长、熟人、朋友,也可以请他们去打听该校的情况。要时时注意学校的动向,经常和研招办联系,让他们知道你的诚心。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有的东西是需要去磨的。

等确定进入某个学校的复试后,注意复习时抓好重点。不少调剂和你的原专业有所不同,但一般还是属一个方向,所以在短短几天内要学完全新的东西是不太可能的,但我们是有方法的。可以先和该校的老师同学大体打听一下该专业复试一般考什么内容、如何组织考试、哪些教授主持、他们的研究方向等。最好是找研一的学生,他们前一年参加完复试,最清楚这个了。再就是参看初试书籍,如果有很多本的话,就挑一两本最最基本的,对该专业有个大概了解就行了。看的很细是不太可能了,一般从通知复试到复试就只有几天。一般笔试考专业,题目大多为论述题(文科)。自己把看的东西总结一下,不得很细,基本正确就差不多了,再结合自己谈谈认识。口试一般老师们只是看看你的仪表和表达能力。问你专业知识,如果你真的不会,你可以说不太了解,不知为不知,他们也不会为难你的,看的就是你的态度。

有时,不止一个学校发出了复试邀请,该怎么办呢?当然,首先排除那些你不太中意的学校(这就是为什么说最好自己去学校一看究竟的原因)。如果还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选择该怎么办呢?其实,只要复试时间不冲突,能照顾得过来,你可以都去参加。当然,千万别让学校知道你一只脚踏两只船,那你就会一条船也保不住!他们喜欢感情专一的学生,所以小心不要露馅了。如果一边先出成绩并录取了你,但你又要参加另一边复试,只要没调档,你就可以拖!反正,复试通过了并不等于一定要去那个学校,你还是有选择的。

5. 如果所报学校提前指定导师,就要多多与导师联系

有人说,考研完全看导师,只要导师点头,研招办绝对放人。这不一定,有的学校如此,但有的就行不通。我们就讲讲如果是导师管用的情况。如果你有同学学长或自己的老师和该校该专业导师有联系,可请他们先推荐一下。如果没有,就自己去网上找该导师的联系方法。一般是上该校的网站,或去学术期刊网搜索。如果找不到,还可以通过该校的学生BBS发出求助。实在不行,就直接到该校办公室或上课的地方找他本人(课表和教室一般会在教学楼或宿舍贴出来)。不用怕,只要你是诚心求学,展示自己的优点和对该专业的兴趣,并表示愿意跟他学习求教,一般导师都会比较喜欢的。

6. 调整心态,百折不挠

有许多学校其实是要调剂的,但并不公开发布出来,这就需要你用嘴皮子去磨。你可以礼貌地探探口风,如果对方不调剂,就会直截了当地告诉你。一般口气都很硬,态度很冷、说完马上挂断。如果他没有直接拒绝,反而问问你的分数情况等,口气还不是很硬,那么就证明可能有希望了。你就可以主动介绍自己的情况,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把自己夸大一下,这都没问题的,要相信自己很优秀!你最好要提出主动寄材料过去,对方就算说希望不大之类的话,你也不要灰心,一定要打听出来地址,然后给对方寄个材料过去。

等复试、等调剂,都是非常折磨人的心志的,一定要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先想想最糟的情况不过是考不上,大不了明年再来呗!只要你心中还有这个目标,坚持下去,一定会实现的!然后就想想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给自己信心。想太多是没有意义的,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相信会有好消息的!心情不好就找好友、家人谈心,倾吐自己的烦恼,大家都会给你支持和鼓励的。

如果不幸复试被刷了下来,先别难过,这里还有一线生机!一是每个学校的复试时间是不一样的,有的早,三月底就完了,如北京一些名校;有的晚,四月底才结束。你可以利用这中间的时间差,看哪些院校还没有开始复试,或者还没有确定名单,你还可以去试试。不要怕,没人说只能参加一次复试。另外一个就是,有很多学校每年等附近的名校复试完后去这些学校要刷下来的学生。你可以问问你报考学校研招办的老师有没有学校来要人。如果有,可请他们帮你推荐一下。

首先自报家门,去年考34所,倒霉了点落榜;后调剂至A区211院校,虽然专业不热门,但属稀缺资源,毕业好找工作。现提供经验如下:事先说清楚,仅供参考,不要骂人。

为了方便各位了解调剂的程序,我会按照落榜后调剂的顺序提供指导。

(一)首先,如果你不幸落榜了——

那么你最先要做的事情是冷静下来并拿出下一步的选择方案。或者找工作,或者来年继续考你心仪的专业。如果是这两种,那么请不用再看下去,直接该干什么干什么吧;

如果选择调剂,那么第一步还是冷静下来,要知道调剂并不是一件可耻或者羞赧的事情,它只不过是在你第一步选择失败后的补救和修正——试问,人这一辈子都能一帆风顺么?失败了一次就害怕面对第二次挑战,那么你失败的就不冤枉了。

(二)如果决定好调剂以后,你要做的就是——

(1)申请原来所报院校、专业的破格录取破格录取一般在公布了初试通过名单前后不久(根据我的经验,不超过一周),针对的是总分足够高,专业课分数较高,只是公共课略差几分的同学(且差的最好不要超过5分)。许多34所和211的学校都是这么规定的。

如果达到了标准,那么请准备好:不少于一名导师(一般都要两名)的破格推荐;报考学校研究生招生部门的签字批准(有时候甚至要教学副校长的批准,这样的难度会更高一些);以及破格费——通常是以数万元人民币作为单位的。申请破格如果成功,那么也就等于你通过了初试,可以去参加复试了;

(2)在申请破格的同时,调剂上还有两个最优的选择:即报考学校的校内调剂和你本科所在母校的同专业调剂。前者因为你的报考,学校也爱惜人才,不想浪费资源;后者因为与你有特殊的感情,所以只要有机会,就能接受你的(不过,既然是调剂,就要至少达到人家要求的分数线,这个不用我多说了吧)。

因此,落榜后第一步就是同时(记住,一定要同时,不要做完了一步再作下一步,时间不等人)做以上的事情。并且如果走到下一步,也别忘了与报考院校和母校保持联系,不要放过任何一次机会。

(三)如果破格、校内调剂失败,那么你要做的是——

校外调剂。记住一个原则:别挑肥拣瘦,既想去好学校又想找好专业。一般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就自己拿主意。此外,有几点小经验:

(1)千万不要没有目标,在某些网站上发布消息任何学校任何专业,你指望有老师来顶礼膜拜并接走你这个任何地方都能去的旷世奇才么?

(2)别以为在网站上随便发个帖子,就能让人家来找你。你要主动一些,去搜集你中意的和可能接受你的院校,去他们的研究生网站,下载调剂申请表(这个步骤至关重要!)

(3)多打电话给想要调剂的院校的招生办,并发动你的一切人际关系探听虚实。如果连打电话咨询的勇气都没有,那么就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4)你的本科老师如果关系好,他手上会有不少好资源,装得可怜一点、上进一点,找他们帮帮忙吧;

(5)有些学校对外宣称没有调剂名额了,实际上都还有不少;一来是准备自己人校内调剂的,二来是给一些有关系的人预备的。如果你有人脉,记得挖挖看。

(6)调剂申请可以同时申请多个,因此要广撒渔网。

(7)虽然国家没有明确提出,但院校是有等级的,也就是大家熟悉的:34所(一流),A区,B区,C区,通常从上至下可以调剂,即报考的学校越好,你的成绩越好,调剂的希望就越大——这符合人之常情:谁不愿意要好学生呢?而且不要在乎分数,34所的同学们分数都不会太高,但老师们都明白:一所优秀学校的落榜考生,有的时候还比那些三流学校的尖子好呢……当然,这也不代表说其余学校的落榜同学就没机会了,只不过前者的希望更大一些——我调剂时,就凭这个拉下了两个B区的同学。

 

 

(四)挑中了中意的、可能接受你的院校和专业后,你要做的是——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就是报名的那个网站)上,登记一下。并去调剂院校他们的研究生网页上,下载一份《调剂申请表》(有的学校则没有,都是在网站上统一填了。但我的学校至今还有《申请表》的),照着填了以后,尽快寄给欲调剂学校的研招办(为什么说是尽快,下文有叙述)。填表过程中,你要注意如下事情:

1)《调剂申请表》里都会有备注一栏,别添那些给我一次机会我想深造我喜欢贵校之类的假话、废话。要添如下消息(按重要程度排序如下):本科期间是否在核心期刊或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无论第几作者);是否省级、市级优秀学生、干部;是否有过国家级奖学金;本科毕业论文方向;参加社会活动的评价或者权威认证;是否中共党员或其他民主党派。

总之保持一个原则:学术第一,社会活动为副,力求在让你的《调剂申请》资本更加厚重一些。虽然这个程序在整个调剂中起到的作用不大,但也许关键时刻,会让你绝境逢生。

(2)寄出《调剂申请》(或者网络登记)一定要快,有些学校说根据分数排名,有多少人比你分数高等等,不要相信。我调剂的时候,成绩是最低的;而且我也问过我们的研招办老师——受理调剂,首先看得是《调剂申请》的送达时间,其次看这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已到达先后为主,分数为辅。不知道其余院校是否这样,但我这里确实是。因此,不要吝啬钱,邮个平信,一周过去了,人家还等你?

(五)如果得到了申请调剂院校的准许,你要做得是——

(1)首先,电话联系,表示感谢;并找找调剂院校导师,表达一下自己的优势和想要深造的愿望(这些话在这里说就不是废话了,可见说话的方式、时机是一门艺术);

(2)其次,马上联系调剂院校的研招办,提出并催促对方寄出《调剂函》,《调剂函》这个东西可是太好了(题外话)!见到了它,等于你成功了一半。所谓《调剂函》,就是调剂院校以第二志愿的名义,向你当初报考的第一志愿院校提出申请,调取你的档案、初试试卷、身份信息的公函。说白了,就是第二志愿学校发信去第一志愿学校,查一查你的成绩啊,考生信息啊,证件啊是不是真实的,省得被蒙了~记住,它是公函,我很奇怪的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同学连《调剂函》和《调剂申请表》都分不清楚……

《调剂函》送出有两种方式:通常负责的、好一些的学校会有研招办出面寄《调剂函》,你所需要的只是等待和适当的催促。根据我的经验,一般3~5天就可以搞定,记住一定要天天催,语气不要太僵硬。

另一种不负责任的学校,会让你自己寄这种重要的公函,那么记住:此刻它就是你的命!想要怎么保命,不用我多说吧?自己行动快一些,并自己去催促你的第一志愿学校,学会做好第一志愿、第二志愿两所学校的沟通工作,这很重要!

(3)最后,有研友反映说,具体学校不同,也可能不开《调剂函》,而是直接拿学生证或其它证件去研招办调信息。这个原理和《调剂函》是一样的。总之,必须要第二志愿学校以某种方式(如开《调剂函》)去第一志愿学校求证你的成绩、身份是否真实,这样调剂工作才十有八九差不多。口头上的允诺毕竟不如文书保险嘛~

(六)如果《调剂函》作用成功,第一志愿院校将你的全部信息转到了第二志愿院校,人家看过之后,认定了你是货真价实的,那么你要做得是——

(1)首先,再次感谢两所院校相关负责人的帮助(做人要厚道,要知理,即便此刻他们对你已经没用了,也仍要礼敬有加,这是一个研究生起码的素质);并且联系第二志愿的导师,表达一下自己的优势和渴望深造的热情(汗)……

(2)调剂基本成功了,准备一下复试吧,要是复试都过不了,那是你自己的水平不济了——这里的水平,包括学术,包括做人,也包括人际关系和潜规则。

准备复试的时候,你要注意分析自己的情况,制订相关策略。我去年都是和6个学生在一起抢一个名额的(因为六个人在同一天被准许了调剂申请,211就是缺德,调剂也不是谁都要的)……引用现代广告学的理论模型,你需要做得是一个SWOT分析,即:

优势(S):你的优势是从更为优秀的院校落榜(大多都是吧?没有同学幻想着从三流院校调剂到34所吧?),并不代表你比现在的这些竞争者水平差。例如我上研以后,一学期下来成绩都是第一名,比当初第一志愿初试的那个第一名更招导师待见吧~~

弱势(W):你的竞争者太多,而且若也都是通过了调剂准许,实力就差不到哪里去。而且调剂的专业复试,你可能不清楚。因此要想胜出,只能有两个字——拼命。我就是一周之内只睡八小时,将三本专业课复试材料硬背了下来。已经处于绝境的人,就要学会拼命,就要死里求活,这个道理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适用的。

机遇(O):毫无疑问,给你书念,就是最大的机遇。而为了把握这个机遇:你就要去迎合提供机遇者的心理,减少出错的可能。事实上,只要专业过硬,求学心诚,那么老师们也会包容你的。而导师选择你,就是因为你在逆境中表现出了令人尊重的拼搏气质——否则人家放着第一专业的学生不要,要你个后娘养的?

威胁(T):复试中,你的最大威胁不是那些一起来的竞争对手,而是如果很不幸的话,会出现早就预订好了一个名额,你去复试只不过是为了给人家打掩护的过场罢了。但这种几率不是很大。需要你的人脉、情报到位,还是有可能绝地反攻的。同时,因为有这种概率事件的存在,你就要多投《调剂申请》,事实上,第二志愿的复试可以参加多次,按照先后顺序调你的档案,所以,这就跟求职一样,允许你多去面试,共同参考。我认识某个同学,就是先后参加了三个学校的复试,然后都通过了,从中选择那个最好的。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不要让这几所学校知道你三心二意就成

 

(七)如果参加了复试,那么你要做的:

要么成为了研究生;要么失败,再去寻找别的机会,重复(三)开始的步骤;要么心灰意冷退出。

需要指出的是两点:

(1)即便调剂复试也失败,且没有学校再愿意要你了,这个时候,每个省的研招办还会有调剂,俗称大区调剂,不过那些机会一来比买彩票中500万还低,二来剩下的专业和学校都是连调剂生都不愿意去的地方,可想而知……这个就不说了。

(2)复试成功后,第二志愿单位就打算录取你了,这个时候会再去你的本科学校调取你的全部档案,包括成绩啊,组织关系啊,人事关系啊……等等。这个时候,你如果觉得这学校我不想去了,或者有更好的学校给了你机会,那么你可以选择不让他们调档录取你,继续参加别的学校的复试去,于是乎就会出现一个学生可能参加多次复试的情况。还有一种可能,因为确认考生成绩是很简单的事情(人家有公文,看一眼不就成了),所以在接连几天内就去了好多家学校参加复试,然后都通过了,各个学校都想调你的档案录取你,你就可以选一选了。这个原理,就是利用复试结束到正式录取调档前的一段时间差。因为同学们可以多走几家,增加机会。

(八)小论

将以上的叙述总结一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方便同学参考:

(1)破格录取可以是你的个别分数没有达到录取线,但只限第一志愿报考的学校其余的调剂,都要求你的总分和小分都达到录取分数线。因此没过线的同学不要研究调剂了。

(2)填写了《调剂申请》以后,肯定是要越快越好,越快,人家就越容易安排复试给你。

(3)《调剂函》或者身份证、学生证等手续必须要有,不管是发正式公文看你的成绩和信息,还是用身份证、准考证、学生证等证件进行报名确认,总之你是要给出一些证件的,千万不要以为人家口头答应你了就可以了。

(4)要是有多家院校愿意安排你复试,只要不冲突,你就都去看看。反正最后通过了调档案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不去的,这也就多了不少选择。

(5)调剂上,理工科比文科学生好办得多。因为文科专业少,分数普遍高,竞争太激烈。

(九)结语

事实上,从某种角度来说,我更感谢有这么一次落榜调剂的经历。它比考研初试更能让人学会在逆境中击败那些曾经可能将你击到的厄运。在成为研究生的第一次专业课上,有位导师询问我们报考本专业的理由,轮到我说的时候,还没开口,竟然就有人在旁边插嘴——他是调剂的,没得选择。一时间弄的气氛很尴尬。而那位导师听后也生气了,他说:

调剂怎么了?他落榜只是说明他在他当初那个群体里不是最优秀的,这也恰恰证明了如果你在如今这个群体里不够优秀,那么可能永远也看不到他。各位同学,我不是在对你们耳提面命,而是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提供建议——不要嘲笑别人暂时的失败,除非你这一生永远没有失败。

这位导师的话,我相信我会记住一辈子。但后来选择研究方向的时候,因为处于就业考虑,我选择一个包分配的专业而没有选择他作为我的导师。算起来,应该是我没有追求吧……不过这依然并不妨碍我像敬重自己父亲一样敬重他。

不要嘲笑别人暂时的失败,除非你这一生永远没有失败。这句话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就是不要害怕自己暂时的失败,除非你这一生都要在这种失败中停留。现在,我相信我自己已经从这个失败中走了出来,我在现在的群体中无论学术还是社会工作都是头筹。我知道了落榜是因为我在那个群体里不够优秀,但不代表我不能活得精彩。其实人生如行路,走不通的时候,转个弯,就能看到更好的风景。

由此,我回到这里,发这个帖子,希望那些暂时经历的失败的同学最终能够战胜它

 已同步至 lanselingqishan的微博

路过

雷人

握手
2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收藏 分享邀请 分享到人人 举报

评论 (0 个评论)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5-7-7 17:27 , Processed in 0.087740 second(s), Total 7, Slave 7(Usage:3.25M, Links:[2]1,1_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返回顶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