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考研论坛 返回首页

hc296213的个人空间 http://home.kaoyan.com/?512782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关于“媒介权力”的思考

已有 431 次阅读2014-3-15 21:33

——以社会责任论为视角

 
   文|尼克 2014.3.14 于广州 
 

最近在读麦奎尔的《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五版),慢品,前三章(绪论,大众媒介的兴起,大众传播的概念与模式)刚阅毕,颇有收获,对本书的具体感受我会在文末提到。

麦奎尔在书中介绍布伦勒的观点时指出,媒介的权力,就像ZF的权力一样,应该以合法的方式行使,而这和“责任”的概念相差不远。

这让我明白,权力实际上不仅仅存在于国家或政党的控制下,同时也广泛存在于与国家和政党有着各种微妙关系的群体和社会公器中,对于我这个刚刚进入研究门槛的小生来讲,“媒介权力”这个词吸引了我足够多的注意力。媒介权力由谁赋予?权力背后的义务是什么?是否存在媒介权力滥用?

社会责任论认为,新闻媒介应该是真实的、准确的、客观的、中肯的。媒介作为公共机构,其权力源自于公众赋予。公众为何赋予大众传媒力量?主要是源自于他们对大众传媒力量的信赖,而这种信赖“最初是基于他们巨大的触及面和外观影响力”(麦奎尔)。因此大众媒介必须对公众负责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管好自己手中的权力,不可滥用。

在大众传媒日益发展今天,媒介权力有增无减,其边界还在继续延伸。以传统媒体为例,新媒体的崛起使传统媒体话语权和传播权日益被削减,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媒体目前在权威性上依然保持着自身优势,这主要源自多重把关人设置、对信息源核实有严格规范。传统媒体的权威性的体现在它具有以“权威”话语力量影响着每一个阅读者的能力。

想起《南方周末》2012年6月某期头版文章《方法:方舟子与他所影响的论战法则》(简称《方法》),个人认为,这篇报道有用媒介权力滥用之嫌,也违背了客观性原则,或可用作分析样本。

4个整版洋洋洒洒万言,通过对身经百“战”的方舟子性格特点及心路历程的深刻剖析,为读者构建出一个别样的网络狂人形象。本文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全网范围的大论战,其中有很多人从新闻业务和媒介伦理上对本篇报道进行了尖锐批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资深媒体人连清川老师,他认为该文在客观性和平衡性上有较大瑕疵。“平衡性,是这个报道的最大问题。”他认为,一个对抗性如此强大的选题,它的报道角度不是两个,而是五六个。这个报道要成立,必须要采访方的支持者、反对者,还要采访论战专家、旁观者等诸多角色。《方法》一文显然不符合这一基本要求。

我认为,该报道还有一个硬伤,就是倾向性过于明显,有媒介权力滥用之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编辑与选题侧重方面,纵观当期南周,有关于胡锦涛捡国旗的报道,有西沙旅游开发的报道,还有中国第一位女宇航员的报道。这些选题一个都没有《方法》重要?的确是有待商榷。另外一个是文本内容,该文陈述事实较少,相反涉及大量意见性内容。这些经过作者精心挑选的意见汇集到一起,就代表了作者的意见,就使得报道变得有或多或少有了倾向性。

 “新闻是对新近事实变动的报道”,从这一定义来看,“告知”从始至终都应该是媒体的首要功能,这是对客观事实的呈现,而不是判断。媒体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用客观真实的报道,来给予受众以判断性思考,切不可以倾向性极强的报道干扰受众的判断。

媒体对事实本身是不能有倾向性的,倾向性的权力在于公众。那么媒体就不能有倾向性了吗?显然不是,但是倾向性可,且只可在评论版中体现。一旦超越这个范围,就有权力滥用的嫌疑,甚至可能演化成“媒介审判”。

麦奎尔也认为,媒介的权力有时候是不受控制的,“它们可以不负责任地施加力量,也可以破坏个人的生活。当媒介赞同某些问题受众几乎只有服从选择;当媒介决定支持权威机构,受众几乎没有反驳的余地。”他还说,实际上,媒介还保留着一些仁慈暴君的特质——持续的、变化无常以及非理性。这充分说明,媒介应该是自由却自我约束的,同时应遵守伦理信条与专业性的准则,秉持社会责任。

 

————————————

我在上一篇读书笔记里面也提到过,写文章并不是要把自己写到“灯枯油尽”(鲁迅语),而是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储备,将不同的知识进行组合加工和再串联,乔布斯说要“Collecting the dots,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活跃思维,每一次都要有新的进步。写作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发现自己的过程,很高兴每一次都能遇见新的自己。

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将本书整体浏览过一遍后,有一个比较深刻的感受,那就是,这本书的涵盖面非常广泛,非常适用于分析大众传播的普遍现象,而非仅仅适用于某国的传播现象。

这本西方传播经典颠覆了我对一般新闻传播教材的认识,在我的印象里,后者应该是学理性极强、论证很严肃、条条框框非常明晰的“著作”,学者高高在上,在我和他中间好似有一堵墙,敬畏十分。而麦奎尔先生的这本书让我倍感亲切,单单从章节划分上来看,他是分专题讲解,而不是把各类知识硬生生拼凑到一起。

此外,话题式的叙述也是我等“喜闻乐见”的,如序言中所说,这本书可能最适合读者对某个特定话题进行学习时使用。语言表达方面也严谨而不失活泼,更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例如,很多时候它都是在以讨论或探索式的口吻在进行叙述。

这是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本传播理论百科全书式的经典读本。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邀请 分享到人人 举报

评论 (0 个评论)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5-7 05:10 , Processed in 0.048267 second(s), Total 7, Slave 7(Usage:3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返回顶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