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考研论坛 返回首页

果11的个人空间 http://home.kaoyan.com/?902779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沈阳建筑大学简介-

已有 513 次阅读2015-3-6 15:08 | 沈阳建筑, 大学

1.1历史沿革

沈阳建筑大学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48年的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建校初期,学校设有预科和本科,到19493月,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余人。1953年,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由培养兵工技术人才转向培养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的基建人才,并直接隶属于原国家建工局。19779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辽宁建工学院,后直属国家建设部,19847月更名为沈阳建筑工程学院。2000年,在全国高校办学体制调整中划转辽宁省,实施“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2004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沈阳建筑大学。

1.2发展现状

学校于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为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0年、2002年先后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为可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单位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为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单位,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学校被评为“优秀”,2009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辽宁省立项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0年,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署联合共建沈阳建筑大学协议,为学校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校为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可以招收外国留学生单位和教育部批准的全国108所接收国内访问学者的大学之一,是辽宁省委在全省高校中设立的7个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学校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单位;学校为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在建筑与土木工程等8个工程领域招收工程硕士生,其中建筑与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材料工程等4个工程硕士领域被确定为辽宁省专业学位培养培训基地。目前学校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外国留学生等共计1.6万余人。

1.3学科简介

学校现有5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1个联合培养博士学科点,11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4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7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涵盖工、理、管、文、法、艺术等六个学科门类;有3个一级学科为辽宁省高水平重点学科,1个辽宁省特色优势重点学科,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2010年辽宁省实施的“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中,学校建筑学、土木工程、机械工程3个一级学科列入辽宁省立项建设50个国家重点学科的“一流重点学科”计划,材料学二级学科列入辽宁省立项建设省内一流的“特色重点学科”计划。

1.4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1410人,其中专任教师813人,有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424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06人;有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有2人入选为200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补有效候选人,有3人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有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有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国家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辽宁省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获国家、省教学名师奖10人;有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2人,辽宁省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带头人5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0人;有国家注册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规划师、造价工程师等执业资格208人,辽宁省首届工程设计大师1人;形成了一支学历、年龄、职称和学缘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

1.5人才培养

学校从1985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从1990年起开始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已指导获博士学位研究生41人。从2003年起经教育部批准开始独立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结构工程联合培养博士点已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36人。2010年被国家批准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单位。目前,在校各类硕士研究生1748人,累计已授予硕士学位2850人。近三年有29余篇硕士学位论文获辽宁省百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此外,学校还承担了1项国家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4项辽宁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荣获“辽宁省实施研究生教育计划创新工作先进单位”。

1.6机构设置

学校下设14个学院,2个教学部,有涵盖六大学科门类的43个本科专业,有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辽宁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6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2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1门、省级精品教材7部,有辽宁省高等学校示范性专业9个,辽宁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基础实验室全部通过辽宁省“双基”实验室评估;学校招生范围覆盖31个省区,其中在17个省区为一批次录取。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试点单位之一。学校20022013年的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辽宁省高校名列前茅。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学校被评为“优秀”,“开放型的建筑设计课教学”、“一般工科院校本科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先后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1.7科学研究

五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技奖励387项,其中“高速数控机床陶瓷电主轴单元”于2010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精度热压氮化硅陶瓷球轴承”、“多高层建筑多维抗震分析与振动控制”、“工程结构抗灾控制新技术与工程应用”等3个项目分别于2005年、2007年、201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际、国内各类建筑设计大赛中获奖20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1项;出版学术专著57部,发表学术论文5873篇,其中被SCIEI等三大检索收录575篇。目前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85项,其中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等国家级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121项,科技总经费突破亿元。

1.8学术交流

学校与美国芝加哥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等国际上29个国家和地区的53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签订了长期学术交流合作关系,与罗马尼亚特来西瓦尼亚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与清华大学等国内多所著名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结构工程”学科作为教育部批准的有权招收国内访问学者的学科,已招收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的访问学者8人。

1.9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1523亩,建筑面积 42m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9亿元,专业实验室面积48955m2;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2.5m2,藏书156.71万册,中外文期刊1717种,《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II.机械工程学科简介

2.1学科现状

机械工程学科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是学校发展较早、实力雄厚的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并设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和微机电工程5个二级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199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现为建设部重点学科和辽宁省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为校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学科2009年获辽宁省高水平重点学科,2010年获辽宁省一流重点学科,2012年在全国第3轮学科评估中,机械学科位列全国第55名,辽宁省第3名,2013年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被批准为博士授权学科,并于2014年招收博士研究生。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在2013年辽宁省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列全省第2名。高档石材数控加工装备与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015年正式获批为国家级实验室。

2.2学术梯队

机械工程学科长期以来一直坚持面向国内外学科前沿,抓好学科、学术梯队建设,不断完善学科建设的软硬件条件。现已形成了一支职称、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勇于探索、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健康向上的学术梯队。机械工程学科学术梯队有成员92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27人,博士生导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65人,平均年龄42.6岁。1人进入2011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并入选辽宁省院士培养后备工程,教育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人选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辽宁省特聘教授1人,辽宁省领军型优秀专家1人,拥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千层次、辽宁省高校攀登学者、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等各级各类人才18人。同时有数控机床主轴系统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和机械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各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教学名师奖4人,国家级及省级学术团体任(兼)职36人。

2.3科学研究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自立项建设以来共承担了国家、省部级等科研项目89项,科研经费3075万元。其中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2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5项;发表学术论文1054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468篇;出版学术著作38部;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内的国家、省部级科研奖励65项,获发明专利33项。

通过校企合作,完成数控机床陶瓷电主轴单元、异型石材车铣加工中心、大型动臂式塔式起重机、异型施工升降机、锚杆钻机等装备的研发工作。与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沈阳三洋建筑机械有限公司、山东博特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研发新产品,解决关键技术,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4学科方面

研究方向一:工程陶瓷零件精密制造

本学科方向一直立足于工程陶瓷零件精密、高速加工机理及其制造技术的研究,重点研究内容:工程陶瓷材料的加工机理研究,对陶瓷材料延性域磨削机理、脆性断裂磨削过程和显微塑性变形磨削过程理论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动态切削力环境下硬脆性材料脆/延性转变机理,探求磨削加工过程中延性去除临界切深,分析磨削温度对工程陶瓷材料去除和磨削表面、亚表面损伤的影响机制,建立工程陶瓷磨削综合模型和磨削数据库并开发其仿真研究软件;工程陶瓷零件精密制造研究,以陶瓷球、陶瓷套圈及陶瓷主轴的高速、精密加工工艺为研究对象,对加工过程中振动机理进行分析,探索其抑制技术,优化加工条件和配套加工系统,在自主开发的高效率工程陶瓷零件精密、高速加工技术上,优化工程陶瓷零件的精密、高速加工工艺;工程陶瓷高速、精密加工工具研究,针对不同工程陶瓷零件,分析加工工具磨损特性和工具寿命影响因子及系数,研究加工工具及工艺参数对陶瓷零件制造质量的影响,建立基于切削效能的陶瓷材料加工工具最优化参数匹配系统。本方向在陶瓷球的研磨工艺、陶瓷套圈的磨削加工以及陶瓷主轴的高速、精密加工等方面,取得了国内外公认的具有原创性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工程陶瓷零件的应用水平。

本学科方向先后完成包括国家“863”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课题20多项。研究成果获各种奖项19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多项成果推广应用及转让,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研究方向二:建筑装备现代设计理论及应用

建筑工程装备以机构、钢结构和液压技术三位一体的有机融合为本质特征。据此,本学科方向将理论、技术研究与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同时并举,相互促进,并围绕其本质特征重点开展的研究是:建筑装备新型结构体系设计理论和快速设计方法研究,如大型倒三角型起重臂结构的受力特征、壳体结构的计算理论和方法、结构体系的分组组合理论和技术、工程起重机的参数化设计系统等,用于大型建筑塔机、流动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的研发;针对建筑装备多输入、多输出,机、电、液等高度耦合的复杂非线性时变动力学系统特点,提出完备的动力学建模、求解方法,即基于机构柔性多体动力学理论,从系统角度对建筑装备机构、结构、驱动和控制系统进行机电液一体化的状态空间建模,从而实现结构-驱动-控制闭合回路的完备动力学仿真,用于复杂建筑装备整机参数的优化匹配;建筑装备中现代液压技术的原理应用研究,如以负载敏感、电液比例技术为核心的传动与控制技术在锚杆钻机、混凝土泵车、掘进机等装备上的技术实现,复杂液压系统的智能化监测与故障诊断;基于金属材料的疲劳理论和模糊评判理论,研究大型建筑装备的剩余寿命与风险评估方法,为大型塔式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施工升降机、高空作业平台等在役高风险建筑装备的安全使用、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近年来本学科方向承担了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大型管道施工机械手研究全液压回转冲击式履带锚杆钻机等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SCI, EI检索论文7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与20多家企业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本方向还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为学科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研究方向三:数字化制造技术与应用

本学科方向通过面向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数字化过程管理体系的研究,来提升我国数字化设计制造水平及智能装备研发能力,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数字化制造技术理论与工艺技术研究,研究制造加工过程的数字化设计与系统仿真,建立生产系统的数字化制造信息平台以及工艺过程的信息化模型。实时工艺规划方法研究,研究基于自身制造资源的可行工艺方案的生成方法、工艺方案优化方法和实时动态监测技术,刀具破裂、磨损时数控系统工艺调整方法与工艺参数调整措施等相关技术,研究在线检测工艺和检测数据分析方法,实现动态调整零件工艺规程。在国内首先提出应用基于生物学叶序理论的超硬磨料砂轮表面磨粒和磨粒簇的排布方法解决超硬磨料砂轮表面的工程化设计问题;智能化装备与驱动技术研究,主要建立了先进制造装备重心驱动机构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对加工中心进给系统进行热平衡设计、动静态特性及运动学分析,提出减小误差、提高传动精度的相应措施,为双驱进给系统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先进数控技术及应用研究,主要从事先进数控理论与应用及先进数控机床和专用数控系统的产业化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具有闭环、开放、智能化的新一代数控铣削系统体系结构与其具体实现方法。

近年来本学科方向承担了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9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与英国、美国、新西兰等国家的著名大学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本学科方向许多成果已在企业得到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研究方向四:数控机床关键部件系统

本学科方向主要瞄准数控机床高速主轴系统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工作表现在:高速机床主轴系统智能化设计与实现,研究电主轴主动动平衡技术,电主轴轴向热变形自动补偿技术等;全陶瓷球轴承静、动态特性研究,以陶瓷轴承为研究对象,建立全陶瓷球轴承热-力耦合模型,研究基于静力学及动力学的陶瓷轴承优化设计方法;高频低损耗主轴电机的电磁设计理论研究,研究电主轴的电磁损耗、电磁振动等运行特性机理及其高效散热机理,构建电主轴电磁设计理论,优化电主轴设计方法;高精度陶瓷主轴-轴承系统 热、动力学行为,揭示高精度电主轴的热-力、机-电耦合规律;研究电主轴高效冷却润滑方法,解决电主轴转子系统冷却润滑中气液两相流难点问题;电主轴单元高精度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以电主轴高速、高精度控制为目标,研究电主轴直接转矩控制方法;研究主轴内部温度控制、轴承预紧力与转速间的的协调控制。本方向的研究工作,将为研制高端数控机床和自动化生产系统提供核心的关键部件。

本学科方向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人,博士生3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推广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57篇,SCIEIISTP收录50篇,出版著作1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市级奖励8项,获得专利6项。本学科方向形成了较完整的学术梯队,并在辽宁省科技创新团队基础上,于2011年建设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

研究方向五:微纳检测与运动控制

本学科方向针对我国纳米材料、精密制造、半导体产业、生命科学、计量测试技术等领域对高精度测量、定位系统的需求,开展可达到纳米级定位控制技术研究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主要研究包括:纳米级位移检测技术的研究,研制了电容传感器微位移检测系统,对检测信号的低噪声处理、边缘非线性校正以及应用于纳米运动平台中的高分辨率、高稳定性、宽频带等若干关键问题进行研究;纳米级定位机械平台的设计与制造,研究六自由度空间上的纳米精度位移平台定位控制,对柔性铰链的设计优化,多自由度运动解耦,热变形、力变形解耦设计等进行研究;低噪声压电陶瓷驱动器研究,建立了压电陶瓷材料在电场的作用下膨胀而产生驱动能力的仿真分析模型,研制了极低噪声水平的压电陶瓷驱动器驱动电路;X射线显微成像检测技术的研究,对X射线微焦源、大视场平板探测器以及高分辨率光学耦合探测器等开展研究,在微器件精密检测、生物化石和地质岩心显微成像应用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本学科方向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人,博士生2人。学术带头人作为中组部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引进回国到校工作后,承担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1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同时,还承担其他省市级资助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SCIEI等收录30余篇。获得省市级奖励10余项,获得专利4项。现正致力于将多项成果推广应用或新产品开发,必将为相关企业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研究方向六:新型车辆动力工程

本学科方向主要瞄准汽车燃料电池发动机和汽车新型结构发动机,尤其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主要研究工作表现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基础研究,包括组件加工工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部传热传质的多维多相流研究,质子交换膜中质子传递分子模拟,以及电极中电化学反应机理和过程的分子模拟研究;燃料电池和蓄电池混合动力基础和应用研究,包括混合动力发动机的动态和静态特性研究,混合动力发动机控制操作优化研究,混合动力发动机性能衰变研究,混合动力发动机在车辆上的应用研究;蓄电池汽车发动机的动态、静态和寿命特性研究;新型结构汽车发动机的结构优化及其特性分析;汽车发动机缸体内表面涂层材料和喷涂技术研究;汽车发动机缸体内脆性绝热材料的纳米加工原理和技术;全钒液流电池的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

本学科方向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人,博士生3人。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计划子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9项。发表论文200多篇,SCIEIISTP收录120余篇,影响力最高的三篇SCI论文平均他引次数为51次。获得省市级奖励3项,获得专利2项。本学科方向具有较为完善的学术梯队,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实验室的软件和硬件装备较好。研究成果积累较深,在应用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2.5学术带头人

吴玉厚,博士,教授,博导。入选辽宁省首批“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带头人,辽宁省领军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国际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理事,教育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指委委员。完成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推广计划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6项;主持研发的“异型石材车铣加工中心”获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机床类唯一金奖,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120篇,被三大检索收录60篇;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国家、省部级奖励17项,获发明专利8项,科技成果转让3项,获得500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

2.6教学与人才培养

机械工程学科是我校特色鲜明、历史悠久和发展潜力大的重点学科,现为辽宁省高水平重点学科、辽宁省博士立项建设授权学科。自1996年开始招生硕士研究生、2006年与大连理工大学培养博士研究生以来,具有了16年培养研究生经历,具备独立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能力和条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注重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实用创新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生通过参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企业合作项目、科研专项和技术服务项目,获得机械工程科学研究方法和产品设计能力的训练。建设期内已经招收硕士研究生468人,授予硕士学位357人,合作指导博士研究生19人。研究生发表论文400多篇。获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篇。所培养研究生工作在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单位,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为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奠定了扎实的科研教学基础。

2.7学科平台

机械工程学科拥有辽宁省“数控机床主轴系统”重点实验室、建设部“机械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和“智能建筑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数控机床关键技术实验室、“高档石材数控加工装备与技术”辽宁省工程实验室等9个研究机构。拥有“辽宁省异型石材数控加工设备”和“辽宁省异型高耸建筑工程设备”二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具有“建筑装备实验室”、“建筑机械加工制造技术实验室”和“数控装备关键技术实验室”3个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实验室。国家级实验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分院中心实验室”在本学科设有工程装备结构分析、机械传动与控制和机电液一体化三个校院联合重点实验室。本学科与沈阳机床集团、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建立了科研合作平台,形成了良好的合作研究基础,并通过企业内建立研究室方式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

本学科具有完善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拥有一批从事教学与科研的高层次人才,具备机械学科创新发展、解决工程技术难题的综合能力。本现有实验室总面积6614平方米,拥有MTS液压伺服加载系统、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车铣加工中心、高速高精度磨削系统、大型结构疲劳实验台等仪器设备,成为机械工程与相关学科实验教学、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研究生培养、创新团队建设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Ⅲ、研究生奖助学金的政策

3.1研究生奖学金体系

研究生奖学金体系包括优秀研究生入学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企业奖学金四类,实行动态管理,每学年评定一次,奖励对象均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全日制研究生。

1.             优秀研究生入学奖学金(覆盖比例高达60%

优秀硕士研究生入学奖学金分为两个等级:一等优秀研究生入学学业奖学金标准为8000,相当免全额学费,获奖比例10%-20%二等优秀研究生入学学业奖学金标准为4000元,相当免50%学费,获奖比例30%-40%.

对申请调剂至机械工程学科的调剂考生,学校将会在评定优秀研究生入学学业奖学金时予以重点倾斜。

2.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覆盖比例高达70%

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分为三个等级:一等奖励标准8000元,获奖比例10%;二等奖励标准4000元,获奖比例20%;三等奖励标准2000元,获奖比例40%

3.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2年秋季学期起,由中央财政出资设立,用于奖励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研究生,奖励标准为博士研究生30000/年,硕士生20000/年。

4.积极争取设立研究生企业奖学金

学院设有企业奖学金15万元/年,用于资助我院优秀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完成学院。其中研究生企业奖学金分为攀登奖和励志奖两类,攀登奖的奖励标准为2000-5000/生,励志奖的奖励标准为1000-2000/生。

3.2研究生助学金体系

1.研究生助学金:硕士研究生助学金资助标准600/月,资助时间2.5年,每年按10个月计发。相当于享受6000/年的研究生助学金。

Ⅳ、研究生就业情况

4.1研究生近3年就业情况

姓名

就业单位

工作性质

就业时间

蔡玉高

中联重科物料输送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

2012

高兴梁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建筑起重机械分公司

技术研发

2012

杨名坤

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

技术研发

2012

张雪峰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0六一基地

技术研发

2012

刘岩

华晨汽车工程研究院

设计、研发

2013

韩永尚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研发

2013

张红

大连中海地产有限公司

设计

2013

陈聪

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读博

2013

于海跃

东北大学

读博

2013

顾生青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设计、研发

2014

孙波

武汉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设计

2014

曾金保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设计、研发

2014

袁忠秋

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

设计

2014

4.2研究生就业率

2012100%2013100%201498.07%

4.3研究生考博情况

2013年,于海跃, 男,东北大学

           聪,女,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2014年,孙  健,男,沈阳建筑大学

         龙彦泽,男,沈阳建筑大学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邀请 分享到人人 举报

评论 (0 个评论)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5-2 18:53 , Processed in 0.049884 second(s), Total 7, Slave 7(Usage:3.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返回顶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