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考研论坛 返回首页

东方引航的个人空间 http://home.kaoyan.com/?411733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中国传媒大学1990年新闻传播学考研综合考试真题

已有 676 次阅读2010-9-21 15:08 |个人分类:考研真题|

一、填空(每空0.4分,共20分)

1.古人分析汉字的构成,概括出六种造字方法,称为“六书”,它们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泛指不押韵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子书,后代文学史著作通常将它们分为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两大类,前者如《左传》《国语》,后者如《论语》《孟子》

3.《诗·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据后人研究,所谓“六义”,其实包括两部分:一、风、雅、颂,指按音乐的区别对《诗经》所作的分类;二、赋、比、兴,指写作手法。

4.鲁迅先生杂文集的名称,大都有深刻的寓意,如《华盖集》含有预示国人希望交华盖之意;如《二心集 》则寓有同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对垒的意思,正如先生在《序言》中所说的:“至于‘贰臣’之说,却是很有些意思的;我试一反省,觉得对于时事,即使未尝动笔,有时也不免腹诽……就决不是忠臣的行径。”而《且介亭杂文》,则暗示这些杂文是在 半租界里写作的。

5.作家老舍在解放前写了大量的短、中、长篇小说,其中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通过一个巡警的自述,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通过描写祥子的遭遇,反映旧社会北京贫民饿苦难生活,表达了作家对旧社会的憎恨和生活在底层的人民的同情。

6.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一批文艺工作者大胆创新,写出了一批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其中,以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为代表的一类作品,被称为山药蛋派作品;以孙犁的《荷花淀》《芦花荡》为代表的一类作品被称为荷花淀派作品。(2004年亦考)

7.在我国古代,以“周”命名的王朝除姬姓的西周和东周外,还有(南北朝)时期(宇文)姓的(北周)(五代十国)时期()姓的(后周);以“梁”命名的王朝有(南北朝)时期的(萧)姓之“梁”和(五代十国)时期的(朱)姓的“梁”;以“宋”命名的王朝有(南北朝)时期的(刘)姓之“宋”和后来的(赵)姓之“宋”。

8.我国古代的历史著作,有以《春秋》、《左传》为代表的编年体,以《史记》为代表的纪传体,以及纪事本末体和会要体。

二、选择10分)(说明:1.各题答案项数不等,每项0.5分,选错倒扣0.25分,扣至本题0分为止;2.作第12题时,将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

1.“五四”以后,我国先后出现了不少文学社团和流派,其中有——

1)以a. 鲁迅b. 巴金c. 茅盾d. 郑振铎e. 靳以f. 闻一多为首的文学研究会。cd

2)由郭沫若、郁达夫发起的创造社。它集结了一批青年作家,其中有a. 胡也频b. 成仿吾c. 许地山d. 蒋光慈e. 田汉f. 阳翰笙。be

3)在胡适等人发起成立的新月社中,也聚集了一些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如a. 闻一多b. 台静农c. 汪静之d. 戴望舒e. 徐志摩f. 林语堂。ae

2.魏晋和明末清初是我国古代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的两个学术繁荣时期,请指出——

1)魏晋时期的主要学术思想又称之为a. 理学b. 禅学c. 玄学d. 道学c

2)其重要的思想家有a. 陆九渊b. 王弼c. 王艮(明)d. 叶适(南宋哲学家)e. 何宴f. 郭象g. 郑玄(东汉末年经学大师)bef

3)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被称为“三先生”的a. 戴震b. 王守仁c. 王夫之d. 顾炎武e. 左光斗f. 黄宗羲g. 李光地cdf

3.请将以下作品的作者及其国籍用线连结起来(注意顺序:作家→作品→国籍)

作品                     作家                          国籍

1)《九三年》            1)荷马希腊       1)英国

2)《邦斯舅舅》巴尔扎克  2)德永直日本     2)朝鲜

3)《上尉的女儿》        3)歌德            3)美国

4)《李尔王》            4)普希金          4)古希腊

5)《巨人传》拉伯雷      5)何塞·马蒂      5)巴西

6)《失乐园》弥尔顿      6)塞万提斯 西班牙 (6)瑞典

7)《伊利亚特》          7)惠特曼          7)挪威

8)《伪君子》莫里哀      8)莎士比亚        8)葡萄牙

9)《套中人》契诃夫      9)史蒂文生        9)俄国

10)《人民公敌》         10)莱蒙托夫       10)意大利

11)《草叶集》           11)易卜生         11)德国

12)《哀格蒙特》         12)雨果           12)法国

 

三、问答题(共30分;12题选作一题,其余必答)

1.《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之知之”。后人对这句话有三种句读(逗)、三种理解。请你作三种句读,并用现代汉语解释其中一种句读的含义。(5分)

2.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原文由于省略某些文字,字面上存在着矛盾。请利用现代标点符号消除其矛盾,并说明理由。(5分)

3.唐太宗曾针对当时一种制度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他所指的是哪一种制度?为什么这样说?(5分)

他所指的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创于隋朝,唐太宗继承并健全了科举制度,扩大了寒门庶族地主参政做官的机会,这是贞观时期用人政策的重要变革。

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增加官方考试次数,命令京师供给应试者的衣食,并颁布规定考试科目的诏令。考试分制科和常科,制科由皇帝特旨召试以待“非常之才”。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其中以进士科最为热门,唐代一般每年设科取士,为了方便关东人考试,唐太宗特设“东选”,准许他们就近到东都洛阳考试,不必远涉长安。科举制下凡学有专长的士子均可申请州郡贡举,考试合格,再推荐到中央考选,改变了魏晋以来州郡中正官垄断选士的作法,从而把选人,用人大权收归中央,这是中央集权的统一封建王朝采取以才选官的制度,反过来,科举制又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它能使全国各地赴考的众多才士,尽为唐室效劳。科举制为真才实学之士铺垫了进身之阶,是对人才选拔和使用制度的一项改革。因此,当唐太宗在金殿端门看到新进士鱼贯而出的盛况时,情不自禁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然而,唐代的科举并不完全是依据考试成绩定取舍的,家庭的背景,个人的声誉,同权势人物的关系,都直接影响着科举中的成败。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其实帝王的这一种梦想,要到宋代才真正实现。

4.关于我国古代历史分期问题(主要指我国何时由奴隶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学术界历来有西周封建说、战国封建说、秦汉封建说和魏晋封建说等不同观点。你认为哪种说法较有道理,为什么?(10分)

5.请根据下面提示和要求,说说你对“有教无类”的理解(10分)

《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在古代汉语里,“有×无×”是一种紧缩复句。“有×”和“无×”的意念关系有两种:一种是并列关系,如“取国有五难:有宠无人,一也;有人无主,二也;有主无谋,三也;有谋而无民,四也;有民而无德,五也。”(《史记·楚世家》),“有×”和“无×”之间可用连词“而”;一种是条件关系,例如“《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有×”和“无×”之间可用连词“则”。按照这两种语法——意念关系,“有教无类”所表达的教育思想,可以作三种理解。请你回答:

1)按并列关系,“有教无类”表达什么教育主张?(2分)

2)按条件关系,“有教无类”的具体含义是什么?(2分)

3)综合考虑两种关系,“有教无类”又可以作什么解释?(2分)

4)你认为哪种理解更符合孔子教育思想的实际?(4分)

四、政论写作40分)

请以《稳定与发展》为题,写一篇1000-1500字的政论文章。

题目:稳定与发展

立论:稳定与发展既是因果关系,又是一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互促关系

要点:

1.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只有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人民团结,我们的经济才有可能持续、高速发展。反面例证:文革期间,国民经济濒于崩溃,如吃饭要粮票,穿衣要布票……。正面例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我们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胆而又稳妥地执行“改革、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从而为国民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发展提供了最为重要的基本条件。现在,我国的综合国力已有了极大提高,人民整体生活已接近小康水平,“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彩电、冰箱、手机基本普及,轿车正逐步进入百姓家庭。

2.经济的持续、高速、健康发展,反过来又使我们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人民团结的大好局面得到更进一步的巩固。纵观历朝历代,经济繁荣时期,无不是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的时期。当前的百年盛世(当然,这并不否认当前腐败现象仍相当严重,反腐倡廉仍任重道远),同样也是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相促并进的结果。

3.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来之不易,因此一定要倍加珍惜。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历史,特别是惨痛的百年近代史告诫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不挨打,不受气,就必须发展经济,增强实力;要做到经济繁荣,国运不衰,则必须长久保持一个国民团结,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因此,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牢固确立这一准则:稳定压倒一切!(江泽民语)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邀请 分享到人人 举报

评论 (0 个评论)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6-15 02:07 , Processed in 0.067716 second(s), Total 8, Slave 8(Usage:3.2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返回顶部
× 关闭